[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幕墻轉運用吊運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19034.1 | 申請日: | 2020-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7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闞強;范田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02 | 分類號: | B66C1/02;B66C1/28;B66C13/06;B66C15/00;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智則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幕墻 轉運 用吊運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幕墻轉運用吊運裝置,包括頂板,所述頂板的頂部與吊桿固定連接,所述頂板的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內部設置有兩個對稱分布的第一滑塊,一個所述第一滑塊的底部固定有左吊架,另一個所述第一滑塊的底部固定有右吊架,所述左吊架的端面上設置有插棒,所述插棒上設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右吊架的端面上設置有與所述插棒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槽內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滑塊、左吊架、右吊架、第二滑塊和真空吸盤,解決了傳統的建筑幕墻轉運用吊運裝置安全性低,幕墻在吊運過程中容易晃動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幕墻安裝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幕墻轉運用吊運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幕墻是由支承結構體系與面板組成的,可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圍護結構或裝飾性結構,常見面板包括玻璃、金屬板、石板、陶瓷板等,常見的支承結構包括鋁橫梁立柱、鋼結構、玻璃肋等等,由于建筑幕墻容易損壞,建筑幕墻在運輸過程中需要使用吊運裝置進行轉運,現有的建筑幕墻轉運用吊運裝置安全性較低,幕墻容易晃動,故本發明設計一種建筑幕墻轉運用吊運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種建筑幕墻轉運用吊運裝置,解決了傳統的建筑幕墻轉運用吊運裝置安全性低,幕墻在吊運過程中容易晃動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幕墻轉運用吊運裝置,包括頂板,所述頂板的頂部與吊桿固定連接,所述頂板的下表面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內部活動設置有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用于連接幕墻,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垂直設置,所述第二滑槽的內部活動設置有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用于固定幕墻。
具體地:由于連接組件和固定組件的移動路徑垂直,通過連接組件連接幕墻,在通過固定組件將幕墻進行有效地固定,防止在吊裝過程中發生晃動,保證裝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進一步優選地方案:所述連接組件包括活動設置在第一滑槽內的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對稱設置有兩個,一個所述第一滑塊的底部固定有左吊架,另一個所述第一滑塊的底部固定有右吊架,所述左吊架的端面上設置有插棒,所述插棒上設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右吊架的端面上設置有與所述插棒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槽內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
具體地:利用兩個第一滑塊在第一滑槽內滑動,同時在兩個第一滑塊上的左吊架和右吊架對幕墻進行框住實現連接幕墻,可靠性高,且操作簡單。
進一步優選地方案: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的底部固定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內側面上固定有真空吸盤,所述安裝板的外側面上設置有氣管,所述氣管與真空吸盤連接。
具體地:使用氣管和真空吸盤對幕墻進行高效固定,通過和左吊架和右吊架綜合使用對幕墻進行固定。
進一步優選地方案:所述左吊架和右吊架均穿過幕墻支承并通過螺栓相互固定,所述幕墻支承設置在幕墻面板的后側,所述真空吸盤與幕墻面板相吸合。
進一步優選地方案: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截面均為T形結構。
進一步優選地方案:所述左吊架和右吊架組合成倒U型吊架。
進一步優選地方案:所述真空吸盤設置有四個,四個所述真空吸盤呈矩形狀均勻設置在安裝板的內側面上。
進一步優選地方案:所述左吊架和右吊架的內側面上均固定有緩沖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190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