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焊接螺母的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15216.1 | 申請日: | 2020-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406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5 |
| 發明(設計)人: | 魏雙來;路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賓科汽車緊固件(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K1/64 | 分類號: | B21K1/64 |
| 代理公司: | 蘇州隆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軼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焊接 螺母 成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焊接螺母的成型方法,所述焊接螺母在成型之前包括待加工零件,該所述待加工零件包括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本體部,所述本體部的截面成環形跑道狀,包括以下步驟:將待加工零件墩成第一工位零件,所述第一工位零件包括第一倒角部和第一本體部;將所述第一工位零件倒置后墩成第二工位零件,所述第二工位零件包括第二倒角部、第一焊接部、第三倒角部和第二本體部;將所述第二工位零件倒置后墩成第三工位零件,所述第三工位零件包括第二焊接部、第三本體部和連接孔。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優點:采用冷鐓成型的方式,利用金屬的反向流動特性,較容易形成焊接部,且能夠保證整體的焊接螺母具有較高的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了螺母成型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焊接螺母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本部分的描述僅提供與本發明公開相關的背景信息,而不構成現有技術。
螺母是配合螺釘、螺栓、螺桿等鎖緊件的一種固定用零件,其具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內測開設有螺紋。螺母與上述的鎖緊件配合共用,以固定相關的結合部分。若振動等環境因素令螺母松動,可以使用膠水粘接或者焊接等工藝為相關結合部分進一步加固。
尤其是具有焊接部的焊接螺母,其需要在焊接螺母的一表面成形成有相對該表面凸起的且位于邊緣部的所述焊接部,現有技術中常常采用的是機加工的方式,該種加工方式的產生的弊端是焊接螺母的強度不能較好滿足所需要求,且成本較高。
應該注意,上面對技術背景的介紹只是為了方便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說明,并方便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而闡述的。不能僅僅因為這些方案在本發明的背景技術部分進行了闡述而認為上述技術方案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焊接螺母的成型方法,其采用冷鐓成型的方式,利用金屬的反向流動特性,較容易形成焊接部,且能夠保證整體的焊接螺母具有較高的強度。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焊接螺母的成型方法,所述焊接螺母在成型之前包括待加工零件,該所述待加工零件包括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本體部,所述本體部的截面成環形跑道狀,包括以下步驟:
將待加工零件墩成第一工位零件,其中所述第一工位零件包括由所述本體部的第一端墩成且位于所述本體部的兩直線棱邊處的第一倒角部、由所述本體部的其余部分墩成的第一本體部;
將所述第一工位零件倒置后墩成第二工位零件,其中所述第二工位零件包括由所述第一本體部的第二端墩成且位于所述第一本體部的兩弧線棱邊處的第二倒角部、通過金屬反向流動性由所述第一本體部的第一端墩成且位于所述第一本體部的兩弧線棱邊處的第一焊接部、由所述第一倒角部墩成的第三倒角部、以及由所述第一本體部的其余部分墩成的第二本體部;
將所述第二工位零件倒置后墩成第三工位零件,其中所述第三工位零件包括由第一焊接部墩成的第二焊接部、由所述第二倒角部、第三倒角部和所述第二本體部的其余部分墩成的第三本體部、形成在所述第三本體部上且沿沖壓方向墩出的連接孔。
進一步地,在步驟“將待加工零件墩成第一工位零件”之間,還包括對所述待加工零件進行剪斷和對所述待加工零件的第一端進行倒圓角工序。
進一步地,在步驟“將所述第一工位零件倒置后墩成第二工位零件”之間,所述第一焊接部沿沖壓方向沿伸的最外端與所述第三倒角部的最外端位于同一平面內。
進一步地,在步驟“將所述第一工位零件倒置后墩成第二工位零件”和步驟“將所述第二工位零件倒置后墩成第三工位零件”中,所述第一焊接部的厚度朝向所述第二本體部中心處方向和所述第二焊接部的厚度朝向所述第三本體部中心處方向均逐漸變薄。
進一步地,在步驟“將所述第二工位零件倒置后墩成第三工位零件”中,所述第二倒角部和所述第三倒角部分別被整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賓科汽車緊固件(昆山)有限公司,未經賓科汽車緊固件(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152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