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窺鏡的手持端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14115.2 | 申請日: | 2020-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40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省華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A61B1/06;A61B1/05;A61B1/12;A61B1/0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林 |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九華***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窺鏡 手持 | ||
本發明涉及內窺鏡技術領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窺鏡的手持端。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窺鏡的手持端,包括外殼、插入管和信號線;所述插入管和信號線分別設置在外殼的兩端;所述外殼內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插入管遠離外殼的一端設置有光源組件和攝像頭,所述光源組件和攝像頭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光源組件和攝像頭均與信號線電連接。本發明可避免將插入管插入病人體內時,信號線接觸病人的問題,用戶體驗好,同時可實現無菌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窺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內窺鏡的手持端。
背景技術
內窺鏡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由可彎曲部分、光源及一組鏡頭組成。經人體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經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使用時將內窺鏡導入預檢查的器官,可直接窺視有關部位的變化。
現有的內窺鏡用手持端,比如公開號為CN205548669U的中國專利所公開的內窺鏡用手持端,如圖11所示,其插入管1a和信號線8a都設置在把手6a的同一側,在操作時,信號線8a經常會接觸到病人,用戶體驗不好,同時易造成病人感染、不利于無菌操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內窺鏡的手持端。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窺鏡的手持端,包括外殼、插入管和信號線;所述插入管和信號線分別設置在外殼的兩端;所述外殼內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插入管遠離外殼的一端設置有光源組件和攝像頭,所述光源組件和攝像頭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光源組件和攝像頭均與信號線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內窺鏡的手持端還包括導管和吸引管;所述插入管靠近外殼的一端通過導管與吸引管的一端連通設置,所述吸引管遠離導管的另一端向外殼外延伸設置。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吸引管包括導向管和限位管,所述導向管與導管連通設置,所述限位管與導向管遠離導管的一端連通設置;所述限位管的外徑由靠近導向管的一端向遠離導向管的一端逐漸減小;所述限位管上固定套設有限位環。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限位管上還固定套設有皮碗,所述皮碗位于限位環遠離導向管的一側;所述皮碗的外端部朝向限位環所在的一側延伸設置。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外殼沿插入管所在的一端向信號線所在的一端設置為弧形。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外殼內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設置有兩個,兩個擋板均沿導管的軸向延伸設置,兩個擋板之間構成導管容納槽。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內窺鏡的手持端還包括器械管,所述器械管與導管連通設置;所述器械管設置在外殼的中部,所述器械管遠離導管的一端向外殼外延伸設置。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內窺鏡的手持端還包括吸引泵,所述吸引泵連通設置在導管上。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吸引管、器械管和吸引泵上均固定設置有限位桿,所述外殼的內壁配合限位桿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桿與限位槽過盈配合。
優選地,所述外殼包括殼體、限位套和限位板;所述限位套卡設在殼體外;所述殼體包括左殼體和右殼體,所述左殼體和右殼體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限位板上設置有凸起,所述左殼體和右殼體上均配合凸起開設有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過盈配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省華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湖南省華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141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濾渣裝置
- 下一篇:一種黑水虻蟲卵收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