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去除氨及氮化合物相關臭氣的組合物、制劑及應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713273.6 | 申請日: | 2020-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89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夫道;董志靈;龔淑玉;董晶晶;魏宗強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北京海達華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58 | 分類號: | B01D53/58;B01D53/56;B01D53/14;A61L9/01;A61L9/0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去除 氮化 相關 臭氣 組合 制劑 應用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去除氨及氮化合物相關臭氣的組合物、制劑及應用,涉及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技術領域。上述組合物包括組合物A和/或組合物B。其中,所述組合物A包括:除臭化合物、任選地抗氧化劑、任選地防腐劑、任選地香氣化合物、任選地表面活性劑和任選地消泡劑;所述除臭化合物包括醇類化合物,不飽和脂肪酸和鹽類;所述組合物B包括:除臭無機化合物和/或除臭有機化合物,任選地溶劑。本發(fā)明根據(jù)臭氣化合物的性質(zhì),選擇最佳的除臭化合物原料和最適宜的配伍組合,具有除臭效果較好,噴灑量小,持久性好,見效快等優(yōu)點。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去除氨及氮化合物相關臭氣的組合物、制劑及應用。
名詞界定
(1)臭氣:指一切刺激嗅覺器官引起人們不愉快及損壞生活環(huán)境的氣體物質(zhì)。(引自《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
(2)氮化合物臭氣:指含有氮(N)的化合物臭氣物質(zhì),本發(fā)明不包括腈類化合物(烴類與氰基-C≡N的碳原子相連接的化合物,通式為R-C≡N)。
(3)氨:NH3,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氣體,可燃,當NH3濃度(V/V)達15.7%-27.4%時,可發(fā)生爆炸。實驗結(jié)果,當NH3濃度達到680mg/m3時,可使家兔發(fā)生支氣管出血,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當NH3濃度達到3500mg/m3-5000mg/m3時,可造成動物在1.5h-4h內(nèi)死亡。我國尚未制定NH3及氮化合物相關臭氣允許濃度的國家標準,參考歐洲和日本的相關標準(下同),一般畜、禽舍中NH3的最高允許濃度為15.2mg/m3。NH3廣泛分布于有機固體廢棄物存放、運輸、發(fā)酵的場所以及廁所和人、畜禽存在的地方。
(4)氮化合物內(nèi)涵及氣味
1)脂肪胺:甲基、二甲基、三甲基、三乙基胺,6-甲基庚胺,丁基胺等。具有令人嘔吐的惡臭,尤其是三甲胺有強烈的爛魚臭。甲胺與其他低級烷基胺一樣,可刺激皮膚和粘膜,腐蝕性強,特別對眼睛和呼吸器官。在工作場所,脂肪胺的允許濃度≤10mg/m3。分布場所:同NH3。
2)芳香胺:苯胺、萘胺、聯(lián)苯胺及其衍生物。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影響很大,如吸入苯胺氣體,可使人患有多言、欣喜、不辨方向的“苯胺狂”。中等中毒時,引起頭痛、目眩、脈搏加快、運動失調(diào)、痙攣,嚴重時精神錯亂,最后因脈搏和呼吸微弱、麻痹、失去知覺而死亡。如同脂肪胺一樣,在工作場所,芳香胺的允許濃度≤10mg/m3。分布場所:垃圾污泥存放場、焚燒場,高濕糞便存放和高溫烘干場(參見文獻:崛口博著,劉文宗等譯,公害與毒物、危險物(有機篇),石油化工出版社,1978)。
3)雜環(huán)胺:吡啶、吡嗪、吡咯、吡唑、噻唑、噻嗪及其衍生物,呋喃西林、呋喃丙胺等。吡啶具有難聞的臭味,2-氨基和3-氨基吡啶臭氣可刺激皮膚和粘膜,引起流淚、流涎、咳嗽。吡嗪即對二氮雜苯,該類化合物均具有吡啶一樣的惡臭,一般毒性小于吡啶。吡咯具有顯著的刺激性氣味。噻唑的氣味與吡啶相同,噻嗪的氣味與NH3同。在工作場所,雜環(huán)胺的允許濃度≤0.5mg/m3。分布場所:同氨和脂肪氨,在垃圾焚燒場也有分布。
4)酰胺:甲酰胺、乙酰胺、苯甲酰胺等。該類化合物為人體散發(fā)的臭氣,例如甲酰胺和苯甲酰胺呈現(xiàn)汗臭味,乙酰胺呈現(xiàn)狐臭味。在我國,去除人體臭味的除臭劑,被列入特殊用途化妝品的范疇,本專利不涉及該范疇。
(相關臭氣允許濃度引用文獻:
1)Hortung J.philips V.R.,J.Agric.Engng Res.1994,57:173-18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北京海達華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北京海達華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13273.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