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息推送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10190.1 | 申請日: | 2020-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7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58 | 分類號: | H04L12/58;G06F16/95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曉榮 |
| 地址: | 10081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息 推送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消息推送方法及裝置,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銀行業務咨詢消息,并將銀行業務咨詢消息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第二終端對應多個不同的第一終端;接收第二終端發送的對于銀行業務咨詢消息的響應消息;根據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以及響應消息生成反饋消息,將反饋消息推送至第一終端。這樣,在接收到第一終端的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之后,將銀行業務咨詢消息發送至對應得第二終端,每一個第一終端都有對應的第二終端,第二終端在收到消息后及時做出響應,隨后根據咨詢消息以及響應消息生成反饋消息,將反饋消息推送至第一終端,整個過程反應時間較短,反饋效率較高,能夠滿足第一終端的用戶的需求,及時為第一終端對應的用戶推送合適的消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消息推送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通信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各大銀行也紛紛開發手機銀行APP,將傳統線下業務迅速向線上遷移。
但是對銀行來說,需要面對數量較多的用戶,無法根據用戶的需求及時有效的向用戶對應的手機銀行推送消息。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消息推送方法及裝置,根據用戶的需求及時有效的為用戶推送消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有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銀行業務咨詢消息,并將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所述第二終端對應多個不同的所述第一終端;
接收第二終端發送的對于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的響應消息;
根據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以及所述響應消息生成反饋消息,將所述反饋消息推送至所述第一終端。
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以及所述響應消息生成反饋消息,具體包括:
所述第二終端不在線時,根據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自動生成反饋消息。
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以及所述響應消息生成反饋消息,具體包括:
所述第二終端在線時,根據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以及所述第二終端對于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做出的回復生成反饋消息。
可選的,根據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以及所述響應消息生成反饋消息,具體為:
根據所述第一終端對應的用戶的基本信息、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以及所述響應消息生成反饋信息;所述基本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個:基金、存款、理財及保險。
可選的,還包括:
將所述用戶的基本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以便所述第二終端根據所述用戶的基本信息和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做出響應。
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以及所述響應消息生成反饋消息之后,還包括:
將所述反饋信息發送至所述第二終端,以便所述第二終端對其他終端的銀行業務咨詢消息進行響應。
一種消息推送裝置,包括:
第一接受單元,用于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銀行業務咨詢消息,并將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所述第二終端對應多個不同的所述第一終端;
第二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第二終端發送的對于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的響應消息;
推送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以及所述響應消息生成反饋消息,將所述反饋消息推送至所述第一終端。
可選的,所述推送單元,具體用于當所述第二終端不在線時,根據所述銀行業務咨詢消息自動生成反饋消息,將所述反饋消息推送至所述第一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101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