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多種群遺傳算法的軟件無線電符合性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710102.8 | 申請日: | 2020-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25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唐麒;伍旭東;郭彪;王喆;魏急波;王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6 | 分類號: | G06F11/36;G06N3/12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國防科技工業(yè)局專利中心 43102 | 代理人: | 馮青 |
| 地址: | 410073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種 遺傳 算法 軟件 無線電 符合 測試 方法 | ||
1.一種基于多種群遺傳算法的軟件無線電符合性測試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一、對SCA規(guī)范集進行分析,確定測試用例執(zhí)行的前置條件、測試過程中引發(fā)的事件、測試用例執(zhí)行后對整個組件的影響,將需求測試抽象為event[condition]/action的標簽形式;
步驟二、構造抽象待測組件模型,抽象待測組件模型由一個需求測試列表和一個狀態(tài)變量表構成;
步驟三、構造測試序列,測試序列由多個需求測試構成,表示測試的執(zhí)行順序;
步驟四、構造測試序列集,構造測試序列,加入到測試序列集中,直到測試序列集能夠?qū)λ行枨鬁y試實現(xiàn)全覆蓋;
步驟五、采用基于集合的貪心算法,對測試序列集進行挑選,生成遺傳個體;
步驟六、重復上述二至五的步驟,直到生成足夠數(shù)量的個體;
步驟七、將個體分成n個子種群,每個子種群獨立進行遺傳操作,當達到迭代次數(shù),進行子種群間的個體遷移;
步驟八、比較各種群中的個體,輸出最優(yōu)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多種群遺傳算法的軟件無線電符合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event表示為測試引發(fā)的事件,condition為測試的前置條件,action為該測試對組件狀態(tài)造成的影響,任意字段均可為空。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多種群遺傳算法的軟件無線電符合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基于集合的貪心算法進行挑選,具體為設置一個評估函數(shù),每次挑選評估函數(shù)最大的測試序列,加入到新的測試序列集中,并更新余下測試序列的評估函數(shù),反復這個過程,直到新的測試序列能夠?qū)崿F(xiàn)需求測試全覆蓋。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多種群遺傳算法的軟件無線電符合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基于集合的貪心算法具體過程為:
測試序列執(zhí)行時間為構成該測試序列的所有需求測試的運行時間的總和,如公式(1)所示:
為測試序列集中每條測試序列設置一個評估函數(shù):
公式(2)中,Wi為測試序列的適應度,是測試序列的執(zhí)行時間,reqi為該序列覆蓋到的測試需求集,C為當前已被覆蓋的測試需求集;
每次從該測試序列集中抽取評估函數(shù)最大的測試序列,加入到一個新的測試序列集中,并對原測試序列集的評估函數(shù)進行更新,直到新的測試序列集能夠?qū)π枨鬁y試實現(xiàn)全覆蓋,新的測試序列集將作為遺傳算法的個體。
5.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多種群遺傳算法的軟件無線電符合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遺傳操作如下:
(1)采用錦標賽選擇法選擇新的子種群,每次隨機的從子種群中一定數(shù)目的個體,保留最好的個體;
(2)在新子種群中以等概率隨機挑選兩個個體進行交叉概率的判定,若不進行交叉,適應度高的個體直接進入下一代,交叉概率采用自適應概率:
公式(4)中k1、k2為經(jīng)驗常數(shù),一般設置為0.9和0.6,fmax是當前種群中最大的適應度f’表示被選中進行交叉的兩個個體中適應度較大的那個;
(3)在進行交叉后,新子種群中所有個體進行變異概率判定,若發(fā)生變異,則從個體從抽取一定數(shù)量的測試序列,隨機抽取該測試序列中的某一需求測試,以此為變異點,進行前段測試序列重構或后段重構,變異概率采用自適應概率:
公式(5)中k3、k4為經(jīng)驗常數(shù),一般設置為0.1和0.001,fmax是當前種群中最大的適應度f表示被選中進行交叉的兩個個體中適應度較大的那個;
(4)每相隔m代,各子種群進行子種群間的個體交流;
(5)重復迭代,直到達到最大迭代數(sh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jīng)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10102.8/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