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頻多維核磁測井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05200.2 | 申請日: | 2020-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806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5 |
| 發明(設計)人: | 姜志敏;黨煜蒲;薛志波;張嘉偉;陳向新;張向林;李仙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0 | 分類號: | E21B47/00;E21B47/13;G01V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龍洪 |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維 測井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多頻多維核磁測井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在井下核磁測井儀器工作時,采用多個不同頻率進行工作;所述多個不同頻率為頻率個數大于兩個的不同頻率;在多個不同的采集時段內,分別對多個不同頻率對應的回波進行采集;一個采集時段中采集一個頻率對應的回波;在對任意一個頻率對應的回波進行采集時多個不同頻率中除當前進行回波采集的頻率以外的頻率均處于極化等待狀態;根據采集獲得的多個頻率的回波計算預定譜圖;預定譜圖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D?T2譜圖、T1?T2譜圖以及T1/T2?T2譜圖。通過該實施例方案,縮短了采集周期,確保了充分極化,提高了T1?T2、T1/T2?T2及D?T2的反演效果。
技術領域
本文涉及測井技術,尤指一種多頻多維核磁測井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多維核磁測井技術兼容了一維核磁測井技術的所有優勢,同時能夠進行T1-T2、T1/T2-T2、D-T2及D-T1譜的分析,這些譜的分析能夠準確地獲得橫向弛豫時間T2、縱向弛豫時間T1及擴散系數D。基于多維核磁譜能夠進行輔助流體識別及儲層分類、粒度分析等。
然而,相關的多維核磁測井模式大多根據國外的多維測井模式進行設計,并且極化時間、回波間隔分布區域也較單一,反演T1-T2、T1/T2-T2及D-T2效果并不好。
因此,亟需研發一種擁有極化時間、回波分布范圍較廣的測量模式。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頻多維核磁測井方法和裝置,能夠縮短采集周期,確保了充分極化,提高T1-T2、T1/T2-T2及D-T2的反演效果。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頻多維核磁測井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在井下核磁測井儀器工作時,采用多個不同頻率進行工作;所述多個不同頻率為頻率個數大于兩個的不同頻率;
在多個不同的采集時段內,分別對所述多個不同頻率對應的回波進行采集;其中,一個采集時段中采集一個頻率對應的回波;在對任意一個頻率對應的回波進行采集時,所述多個不同頻率中除當前進行回波采集的頻率以外的頻率均處于極化等待狀態;
根據采集獲得的多個頻率的回波計算預定譜圖;所述預定譜圖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D-T2譜圖、T1-T2譜圖以及T1/T2-T2譜圖。
在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例中,每個頻率對應的回波包括主道回波和非主道回波;
所述在多個不同的采集時段內,分別對所述多個不同頻率對應的回波進行采集可以包括:
按照預設順序在多個不同的采集時段內依次對每個頻率對應的回波分別進行采集;其中,對每個頻率分別采集一組主道回波和一組非主道回波;所述一組主道回波包括對所述主道回波的一次采集數據,所述一組非主道回波包括對所述非主道回波的一次或多次采集數據。
在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可以包括:按照預設順序在多個不同的采集時段中依次對每個頻率對應的回波分別進行采集時每個頻率在各自對應的極化時間內處于所述極化等待狀態;其中,已經完成回波采集的全部頻率對應采集時段的時長總和為下一個進行回波采集的頻率所對應的極化時間。
在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在對一組非主道回波進行采集時對所述非主道回波的采集次數,是根據每個頻率對應的極化時間的長短確定的;
其中,一個頻率對應的極化時間越短,對該頻率的一組非主道回波進行采集時對所述非主道回波的采集次數越多。
在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根據采集獲得的多個頻率的回波計算預定譜圖可以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
根據多個頻率的主道回波計算D-T2譜圖;
根據多個頻率的主道回波和非主道回波計算T1-T2譜圖;以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052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