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維修站內的鐵路軌道用輔助剎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02958.0 | 申請日: | 2020-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759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恒波;鄭云霞;陳海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恒波 |
| 主分類號: | B61H7/08 | 分類號: | B61H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鄭賽男 |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維修 站內 鐵路 軌道 輔助 剎車 系統 | ||
一種維修站內的鐵路軌道用輔助剎車系統,涉及鐵路軌道技術領域,包括車輪,所述車輪的下方活動連接有軌道,所述軌道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電磁裝置,所述軌道的外側設置有線圈;該維修站內的鐵路軌道用輔助剎車系統,通過輔助剎車、增大阻力、可減小現有剎車方式擦損程度的優點,可在軌道機車進站檢修時,利用磁性的吸引力,增大對車輪的阻力,起到輔助剎車的效果,提高了剎車的效率,減少了剎車距離,另外,可與現有的硬摩擦剎車方式配合使用,進一步的增加其剎車阻力,但不會額外增加摩擦力,減少了對車輪的磨損,提高了其使用壽命,更加符合實際需求。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軌道機車在進站時剎車的及時,避免了因此可能引發的安全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軌道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維修站內的鐵路軌道用輔助剎車系統。
背景技術
鐵路軌道主要依靠軌道機車實現運營,無論是老式的綠皮火車還是高鐵、動車,都離不開鐵路軌道的支持,對于運營中的鐵路軌道交通來說,機車的定時檢修是保障性能的重要方式,因此軌道交通工具一般都會配備專用的檢修站,站內鋪設專用軌道。
軌道機車進站檢修時需要保持較低的速度,以防止出現剎車不及時的問題,常用的進站方式為利用動力車頭低速運行至站內再進行剎車,或者直接選擇牽引裝置進行牽引,無需動力車頭推動。由于軌道機車的重量較大,在運行時具備相當大的動能,剎車時慣性較大,可能存在剎車不及時的問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現有的剎車方式一般為單一的硬摩擦,對車輪的磨損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使用壽命。
為解決上述問題,發明者提出了一種維修站內的鐵路軌道用輔助剎車系統,具備輔助剎車、增大阻力、可減小現有剎車方式擦損程度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實現上述輔助剎車、增大阻力、可減小現有剎車方式擦損程度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維修站內的鐵路軌道用輔助剎車系統,包括車輪、軌道、電磁裝置、線圈、觸發機構、座體、導體、導線、轉軸、盤簧、半齒輪、活動桿、球體、復位彈簧。
上述結構的位置和連接關系如下:
所述車輪的下方活動連接有軌道,所述軌道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電磁裝置,所述軌道的外側設置有線圈,所述線圈的內部活動連接有觸發機構;
所述觸發機構包括座體,所述座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導體,所述導體之間設置有導線,所述座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座體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盤簧,所述座體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半齒輪,所述座體的外側活動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頂部規定連接有球體,所述活動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
作為優選,同一組的六個所述導體通過導線電連接,且連接方式為串聯,所述導體的規格尺寸均相同。
作為優選,所述球體為球形結構,采用柔性耐磨材質,共設置有兩個,分別與兩個活動桿對應且位于其頂部,兩個球體的規格尺寸均相同,其頂部高度在同一水平線上。
作為優選,所述復位彈簧共設置有兩個,分別與兩個活動桿對應且規格相同,同一組的復位彈簧與活動桿呈豎直分布且軸線為同一條直線。
作為優選,所述線圈套接在觸發機構的外側,不與觸發機構接觸,其位置低于活動桿的高度。
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及產品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維修站內的鐵路軌道用輔助剎車系統,通過輔助剎車、增大阻力、可減小現有剎車方式擦損程度的優點,可在軌道機車進站檢修時,利用磁性的吸引力,增大對車輪的阻力,起到輔助剎車的效果,提高了剎車的效率,減少了剎車距離,另外,可與現有的硬摩擦剎車方式配合使用,進一步的增加其剎車阻力,但不會額外增加摩擦力,減少了對車輪的磨損,提高了其使用壽命,更加符合實際需求。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軌道機車在進站時剎車的及時,避免了因此可能引發的安全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連接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恒波,未經陳恒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029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