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作物促生內生真菌及其應用有效
申請號: | 202010702956.1 | 申請日: | 2020-07-21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87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發明(設計)人: | 謝玲;張艷;龍艷艷;張雯龍;廖仕同;覃麗萍;陳艷露;農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N1/02;C05G1/00;C05F15/00;A01G24/20;A01N63/30;A01P21/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530007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作物 促生內生 真菌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生真菌(Glutinomyces sp.)32R?20,其保藏編號為CGMCC No.18139。其從鈴木根系中分離得到。可將本申請作物促生內生真菌應用于禾本科植物、蘭科植物以及十字花科作物栽培。本發明作物促生內生真菌對禾本科植物、蘭科植物以及十字花科作物均具有促進生長的效果,其可促進白菜、甘蔗的根系生長,還可顯著提高鐵皮石斛生物量以及多糖的含量,促進鐵皮石斛的生長。本申請作物促生內生真菌對蘭科代表作物鐵皮石斛、十字花科代表作物白菜、禾本科代表作物甘蔗均具有促進生長效果,是一種廣譜的促生菌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作物促生內生真菌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對糧食安全、生態環境和資源利用產生的危害已經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重視。減少化肥施用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是當前農業生產中需解決的重要問題。目前,利用自然界中植物共生微生物促進農作物生長的有效措施及相關研究,正在成為農業環境保護、可持續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許多植物與微生物可以建立互利共生關系,植物與微生物菌在侵染的過程中形成互作關系,微生物菌可促進植物的生長,影響植物的產量、質量以及有效成分的變換。常見的互利共生植物有根瘤菌、固氮菌等,其中植物內生真菌是植物共生真菌的代表之一。而目前,對白菜、甘蔗等作物的促生菌或者抗病菌的研究利用較少。篩選和利用具有促生作用的微生物菌株,不但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還可以減少化肥的施用,實現我國提出的化肥、農藥的雙減目標,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鐵皮石斛為蘭科石斛屬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抗衰老、抗腫瘤等功效。蘭科植物與真菌共生形成內生菌根是一種自然界的普遍現象。而目前,也有研究表明,鐵皮石斛共生真菌能夠提高幼苗成活率和生物產量以及提高鐵皮石斛抗旱性等效果,例如文獻:“鐵皮石斛優良菌根真菌的篩選”徐超等著,江蘇農業科學,2017年第45卷第24期。其指出鐵皮石斛共生真菌JSNL001、JSNL002、JSNL003、JSNL004、JSNL005、JSNL006、JSNL007對鐵皮石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侵染性,同時也具有不同程度的鐵皮石斛促生和抗旱效果。因此,篩選和培養出具有促生鐵皮石斛生長的菌株具有重要意義。蔗糖產業是廣西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對當地農民的脫貧致富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廣西的甘蔗和蔗糖產量占全國60%以上。但是,一直以來我國甘蔗成本高,缺乏國際競爭力。在甘蔗種植的農資投入中,化肥所占的比重最大,對甘蔗產量的影響也最為顯著。此外,我國甘蔗主產區蔗地90%以上為旱坡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化肥利用率低。因此,充分發揮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共生微生物的促生潛力,提高我國甘蔗的生產能力,保護和改善蔗地的生態環境,對促進我國甘蔗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白菜是一種全球受歡迎的蔬菜,也是十字花科葉菜類蔬菜的典型代表,篩選和利用促生菌株可提高蔬菜的產量和品質,減少化肥的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上述技術問題,提供可一種作物促生內生真菌。
本發明的內生真菌(Glutinomyces sp.)32R-20,屬于真菌界,子囊菌門,盤菌綱,柔膜菌目,晶杯菌科,Glutinomyces屬,未知種。所述內生真菌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保藏編號為CGMCCNo.18139,保藏日期為2019年07月04日。
本申請的內生真菌菌株在CMMY培養基上生長較慢,28℃下培養兩周后菌落直徑15-20mm左右,圓形至近圓形,白色,間雜褐色,絨氈狀,不產生分生孢子。
上述的作物促生內生真菌的分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新鮮健康的植物根系用流水沖洗表面的泥土,自然晾干,剪切成片段組織樣,每種組織樣隨機取15個片段依次用質量百分含量為75%乙醇溶液浸泡15~60s,再用1%次氯酸鈉浸泡1~3min,再采用無菌水沖洗3次以上;再將組織樣平放于玉米粉培養基平板上,置于22~30℃培養箱培養1~3d;采用菌絲尖端挑取法挑取組織塊下或周緣生長的菌絲轉接于麥芽汁培養基上培養;挑取得到的菌絲菌株即為所述作物促生內生真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029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