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戰斗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00936.0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93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米召陽;鄭凱峰;龐鳳穎;馮亮;李芍;周娜;許浩達;渠龍波;高明;陳京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D1/10 | 分類號: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許姣 |
| 地址: | 10007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戰斗 機器 | ||
1.一種戰斗機器,包括機器平臺(13)以及設置在所述機器平臺(13)上的設有槍頭(7)的槍體(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組件;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控制器、控制平臺(15)、頭戴裝置以及傳感器組;
所述槍體(3)相對機器平臺(13)能夠在水平面內360度轉動以及在設定角度范圍內俯仰運動;
所述槍體(3)上設有瞄準目標物的瞄準器;
所述槍體(3)相對機器平臺(13)在水平面內360度的轉動通過旋轉驅動電機(2)驅動;相對機器平臺(13)在設定角度范圍內的俯仰運動通過仰俯驅動電機(12)驅動;
所述傳感器組包括設置在所述頭戴裝置上的第五傳感器(33)和第六傳感器(34)以及設置在所述控制平臺(15)上的第一傳感器(17)和第二傳感器(21);所述控制器(28)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傳感器(17)、第二傳感器(21)、第五傳感器(33)和第六傳感器(34)電連接,輸出端分別與所述旋轉驅動電機(2)和仰俯驅動電機(12)電連接;
所述第五傳感器(33)和第六傳感器(34)分別用于將佩戴頭戴裝置的操作人員的仰頭/低頭以及頭部扭轉的角度信息傳遞給所述控制器(28),所述控制器(28)依據接收到的角度信息控制所述仰俯驅動電機(12)和所述旋轉驅動電機(2),進而控制所述槍體(3)的仰/俯和扭轉;
所述控制平臺(15)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槍體(3)仰/俯和扭轉的槍體操作機構,所述第二傳感器(21)和第一傳感器(17)分別用于檢測操作人員在所述槍體操作機構的仰/俯角度和扭轉角度,并將檢測到的角度信息傳遞給所述控制器(28),所述控制器(28)依據接收到的角度信息控制所述仰俯驅動電機(12)和所述旋轉驅動電機(2),進而控制所述槍體(3)的仰/俯和扭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戰斗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平臺(13)設置在行走機構(10)上,所述行走機構(10)包括左行走機構、右行走機構以及用于驅動左行走機構的第一驅動電機(29)和用于驅動右行走機構第二驅動電機(30);
所述傳感器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控制平臺(15)上設置有第三傳感器單元(24)和第四傳感器單元(27);
所述第一驅動電機(29)和第二驅動電機(30)分別與控制器(28)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第三傳感器單元(24)和第四傳感器單元(27)分別與控制器(28)的輸入端電連接;
所述控制平臺(15)上還設置有分別用于控制所述左行走機構、右行走機構的行走操作機構,所述第三傳感器單元(24)和第四傳感器單元(27)用于檢測所述行走操作機構的行走操作信息,并將檢測到的行走操作信息發送給所述控制器(28),所述控制器(28)依據所述第三傳感器單元(24)的檢測信號控制所述第一驅動電機(29)的正轉/反轉及停止,依據所述第四傳感器單元(27)的檢測信號控制第二驅動電機(30)的正轉/反轉及停止,進而控制所述行走機構(10)的動作。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戰斗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8)的輸入端通過復合式轉換開關(32)分別與傳感器組中的各個傳感器連接;所述復合式轉換開關(32)上設有第一擋位和第二擋位;
處于第一擋位時,所述控制器(28)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五傳感器(33)、第六傳感器(34)、第三傳感器單元(24)和第四傳感器單元(27)連接形成第一控制模式;
處于第二擋位時,所述控制器(28)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一傳感器(17)、第二傳感器(21)、第三傳感器單元(24)和第四傳感器單元(27)連接形成第二控制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未經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009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