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和廢水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00533.6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50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雷小陽;黃評;戴清;薛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思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水處理 系統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和廢水處理工藝,所述廢水處理系統包括:厭氧反應器,用于容納厭氧微生物;膜分離器;沼氣循環管路,所述沼氣循環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攪拌支路、第二攪拌支路和循環支路;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與所述厭氧反應器的沼氣出口連通,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攪拌支路和所述第二攪拌支路的進口連通;所述第一攪拌支路的出口與所述厭氧反應器的第一沼氣入口連通,所述第二攪拌支路的出口與所述膜分離器的沼氣入口連通;所述循環支路的兩端分別連通所述膜分離器的沼氣出口和所述厭氧反應器的第二沼氣入口。本發明可利用沼氣循環作為泥水混合的動力,確保了厭氧反應器內泥水充分混合接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和廢水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厭氧和膜工藝結合是近年來廢水處理工藝發展的新趨勢。因為固液分離是高效厭氧生物反應器賴以存在的基礎,而采用膜生物處理工藝可顯著改善系統的固液分離效果。這種組合形式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兩種工藝的優勢。將厭氧工藝與膜技術結合是一種理想方法——厭氧工藝可產生能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處理工藝對溫度的需求,產生的污泥量少;膜分離技術能夠使厭氧反應中世代時間較長的甲烷菌存活下來,從而能有效降解有機廢水中的污染物、提高處理效率。如何有效保持反應器中性能優良的厭氧活性污泥,使污泥與進水基質充分混合接觸,最大限度的利用微生物的處理能力,是發展厭氧反應器的方向。
對于高濃度有機物,優先選用厭氧生物處理技術,來作為主要的去除有機物的手段,但是如果僅僅通過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出水COD往往較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和廢水處理工藝。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廢水處理系統,所述廢水處理系統包括:
厭氧反應器,用于容納厭氧微生物;
膜分離器;以及
沼氣循環管路,所述沼氣循環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攪拌支路、第二攪拌支路和循環支路;
其中,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與所述厭氧反應器的沼氣出口連通,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攪拌支路和所述第二攪拌支路的進口連通;
所述第一攪拌支路的出口與所述厭氧反應器的第一沼氣入口連通,所述第二攪拌支路的出口與所述膜分離器的沼氣入口連通;
所述循環支路的兩端分別連通所述膜分離器的沼氣出口和所述厭氧反應器的第二沼氣入口。
進一步地,所述廢水處理系統還包括:回水管路,一端與所述膜分離器連通,另一端與所述厭氧反應器的進水口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廢水處理系統還包括:泥水混合管路,兩端分別與所述厭氧處理器和所述膜分離器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廢水處理系統還包括:風機,設置在所述主管路上。
進一步地,所述膜分離器包括:
殼體;以及
膜組件,位于所述殼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廢水處理系統還包括:
進水管路,與所述膜分離器連通,或與所述回水管路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廢水處理系統還包括: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與所述膜分離器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排水管路為負壓排水管路。
進一步地,所述廢水處理系統還包括:排氣管路,與所述循環支路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廢水處理系統還包括:補氣閥,設置在所述沼氣循環管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思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思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005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熱艾灸貼
- 下一篇:一種倒虹吸工程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