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感測組件、感測組件的制造方法及電池模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9728.3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6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世勛;金英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SK新技術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10/42 | 分類號: | H01M10/42;H01M50/209;H01M50/233;H01M50/249;H01M50/505;H01M10/48;H05K1/11;H05K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崔龍鉉;太香花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件 制造 方法 電池 模塊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感測組件、感測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包括感測組件的電池模塊,根據本發明的感測組件及包括該感測組件的電池模塊,將在傳統的感測組件中使用柔性印刷電路板的一部分替換為相對低廉的硬性印刷電路板,以減小相對昂貴的柔性印刷電路板的使用量,因此可以改善感測組件及包括該感測組件的電池模塊的經濟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感測組件、感測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包括感測組件的電池模塊。
背景技術
二次電池為將外部的電能轉存為化學能并在需要時產生電的裝置,其用于使用電力的電子設備、混合動力車輛以及電動車輛等各種領域。
二次電池被制造為將多個電池單元向一個方向層疊的電池模塊形態,并且為了感測包括在電池模塊的電池單元的電壓,利用電線連接形成在電池單元兩側的單元極片。連接兩側的單元極片的電線具有非常細的形態,因此需要額外的加強材料以防止因振動而損壞。為了防止因振動而損壞,需要將電線加強材料的厚度形成為3mm以上,但這會阻礙電池模塊的空間使用率,因此需要進行改善。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傳統電池模塊的感測組件利用柔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s Board,以下稱之為FPCB)連接電池單元的兩側,而不是利用電線進行連接。
圖1示出應用利用FPCB的感測組件的傳統電池模塊的分解狀態。
如圖1所示,應用利用FPCB的感測組件10的電池模塊20可以包括感測組件10、電池單元層疊體22、上蓋21、匯流條結合部件23、第一側蓋24以及第二側蓋25。
如圖1所示的電池單元層疊體22具有內部的電池單元向一個方向層疊且電池單元的側面被蓋覆蓋的結構。電池單元層疊體22內部的電池單元兩側形成有單元極片,形成在電池單元兩側的單元極片從形成在匯流條結合部件23的孔插入/突出。匯流條形成在匯流條結合部件23中,以彼此連接從形成在匯流條結合部件23的孔插入/突出的單元極片,感測組件10與電池單元層疊體22的匯流條連接以測定電池單元的電壓。
如圖1所示,感測組件10可以包括:前側部件11,其為與從電池單元層疊體22的一側突出的單元極片連接的部分;后側部件12,其為與從電池單元層疊體22的另一側突出的單元極片連接的部分;以及FPCB部件13,將前側部件11和后側部件12彼此連接。
圖2僅示出圖1的FPCB部件13。
顧名思義,FPCB部件13由FPCB形成,并將包括在感測組件10中的前側部件11和后側部件12彼此連接,電連接形成在電池單元兩端的單元極片,以使感測組件10感測電池單元的電壓。如圖2所示,FPCB部件13可以根據其位置而由前側部14、后側部15以及中端部16形成。
圖2的(a)示出了FPCB部件13應用在感測組件10中之前的狀態,圖2的(b)示出了FPCB部件13應用在感測組件10中時的狀態。如圖2的(a)和(b)所示,FPCB部件13的前側部14和后側部15的寬度大于中端部16的寬度,以應用于電池單元層疊體22中,但是為了生產效率,如圖2的(a)所示,將前側部14和后側部15的寬度與中端部16相同地生產之后,將前側部14的彎曲部14a和后側部15的彎曲部15a分別沿著虛線折疊,然后粘附在前側部件11和后側部件12上后使用,并且在將彎曲部分別粘附在前側部件11和后側部件12時使用雙面膠帶。
圖3放大示出了圖2的前側部14和部分中端部16。
如圖3所示,中端部16形成有用于電連接前側部14和后側部15的多個感測線。在圖3中僅在中端部16形成有感測線,但這僅僅是為了方便而在圖中沒有示出其他感測線,在前側部14和后側部15中也分別形成有與中端部16中構成的感測線連接的感測線。
圖4示出圖3的FPCB部件13的前側部14粘附在前側部件11的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K新技術株式會社,未經SK新技術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97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