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9708.6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277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曹雪玲;陳愛國;吳先桐;謝馳;余煜權;林鴻杰;林洪山;劉洋;唐偉煒;端木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航海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3D9/00 | 分類號: | F03D9/00;F03D9/25;F03D9/32;F03D3/06;F03D7/06;H02S20/32;H02S10/12;H02S40/38;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劉慧麗 |
| 地址: | 51072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光 互補 發電 裝置 | ||
1.一種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豎直設置在底座上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上設有風光發電裝置,所述支撐柱的頂部設有光伏發電裝置;
所述風光發電裝置包括轉動套裝在支撐柱上的立柱以及與所述立柱連接的呈環狀布置的多個光伏葉片,支撐柱的下部還設有轉子和定子,所述立柱與所述轉子固定連接,所述定子與所述支撐柱固定連接;
所述風光發電裝置還包括用于調節所述光伏葉片角度的角度調節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節結構包括連桿、旋轉桿、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所述連桿的一端與所述立柱固定連接,所述連桿的另外一端上套裝有旋轉桿,所述連桿與所述旋轉桿之間設置圓柱滾子軸承,所述光伏葉片與所述旋轉桿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錐齒輪水平套裝在立桿的上部,所述第一錐齒輪與所述光伏葉片相對應的設置有多個,各所述第一錐齒輪均與各所述旋轉桿固定連接,多個所述第一錐齒輪均豎直設置呈環形布置的與所述第二錐齒輪嚙合。
所述第二錐齒輪與所述支撐柱之間設有驅動所述第二錐齒輪水平轉動的馬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包括馬達內殼、馬達外殼、內定子和外轉子,所述內定子與支撐柱固定連接,所述外轉子與馬達外殼固定連接,所述馬達外殼與所述第二錐齒輪固定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上位于所述馬達的上部和下部均設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圈與所述支撐柱固定連接,所述軸承的外圈與所述馬達外殼固定連接。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上用于與所述內定子連接的圓柱面上涂覆有絕緣漆。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設有槽口,所述旋轉桿的匹配卡接在所述槽口內,在所述光伏葉片受風力作用轉動時,帶動所述立桿同步轉動。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發電裝置包括固定設于支撐部頂部的伺服電機、固定設于伺服電機上的止推滾子軸承,止推滾子軸承的外殼豎直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頂部鉸接有太陽能板,所述太陽能板上設有光敏傳感器;
伺服電機輸出軸連接有傳動軸,傳動軸與固定桿同軸且固定連接,以驅動固定桿轉動水平轉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板的底部與所述固定桿之間連接有伸縮支撐桿。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支撐桿包括桿套和滑動設置于所述桿套內的推動桿,所述桿套的端部與所述固定桿鉸接,所述推動桿的端部與所述太陽能板鉸接。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風光互補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置控制器Ⅰ和位置控制器Ⅱ,位置控制器Ⅰ與伺服電機和推動桿連接,以控制太陽能板的轉動;位置控制器Ⅱ與馬達電信號連接,以控制光伏葉片的傾斜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航海學院,未經廣州航海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970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