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NG罐式集裝箱BOG回收系統與回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9051.3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2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鄭志;呂艷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志 |
| 主分類號: | F17C9/02 | 分類號: | F17C9/02;F17C6/00;F17C13/00;F17C1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匯智創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恒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ng 集裝箱 bog 回收 系統 方法 | ||
1.一種LNG罐式集裝箱BOG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LNG罐式集裝箱(1)、與所述LNG罐式集裝箱(1)依次連接的水合物反應器(8)、三相分離器(10)、水合物儲罐(12)和水合物分解裝置(16);
所述LNG罐式集裝箱(1)的氣相出口依次通過低溫換熱器(4)、壓縮機(5)與水合物反應器(8)連接;
還包括水箱(6),所述水箱(6)的一端通過低溫液體泵(7)與水合物反應器(8)連接,所述水箱(6)的另一端分別與三相分離器(10)和水合物分解裝置(16)連接,所述水箱(6)通過添加劑輸送泵(23)與添加劑儲罐(18)連接;
所述水合物分解裝置(16)的氣相出口與LNG罐式集裝箱(1)連接,所述水合物分解裝置(16)的液相出口與所述水箱(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LNG罐式集裝箱BOG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離器(10)內未反應的氣相通過氣相回流口與水合物反應器(8)連接,所述三相分離器(10)內未反應的液相通過液相回流口與所述水箱(6)連接;
所述LNG罐式集裝箱(1)的氣相出口和低溫換熱器(4)之間依次連接有安全閥(2)和阻火器(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LNG罐式集裝箱BOG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合物反應器(8)和三相分離器(10)之間連接有漿體泵(9);所述三相分離器(10)和水合物儲罐(12)之間設置有第一輸送泵(11);所述水合物儲罐(12)和水合物分解裝置(16)之間設置有第二輸送泵(1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LNG罐式集裝箱BOG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儲存有冷媒的冷媒儲罐(20)和用于輸送所述冷媒的冷媒泵(19);所述冷媒儲罐(20)中的冷媒通過冷媒泵(19)進入低溫換熱器(4),然后依次進入水合物反應器(8)、水合物儲罐(12)、壓縮機(5)和水箱(6),最后回到冷媒儲罐(2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LNG罐式集裝箱BOG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儲罐(20)中的冷媒通過冷媒泵(19)進入低溫換熱器(4)后,依次進入水合物反應器(8)、水合物儲罐(12)、壓縮機(5)和水箱(6),然后依次進入漿體泵(9)、第一輸送泵(11)、第二輸送泵(15)、低溫液體泵(7)中的一個或幾個,最后回到冷媒儲罐(2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LNG罐式集裝箱BOG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LNG罐式集裝箱(1)內的液相通過柱塞泵(21)依次與低溫換熱器(4)、壓縮機(5)和水合物反應器(8)連接。
7.一種LNG罐式集裝箱BOG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1)將LNG罐式集裝箱超壓泄放的BOG氣體與水和添加劑混合所形成溶液在適當溫壓條件下進行水合反應,當體系壓力不變化時即完成水合反應;
(2)水合反應后的產物進行三相分離,得到的固態氣體水合物在1~20atm、-20~-4℃、絕熱條件下進行低溫儲存;
(3)所儲存的固態氣體水合物在降壓和/或加熱后發生分解,分解產生的氣相進入LNG罐式集裝箱,分解產生的液相作為水合反應的原料循環使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將三相分離后未反應的氣相和液相重新參與到步驟(1)的水合反應中,將三相分離后未反應的氣相和液相作為水合反應的原料循環使用。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水合反應的壓力為1~350atm,反應溫度為-40~20℃;
所述添加劑選自熱力學促進劑、表面活性劑和納米顆粒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BOG氣體與水和添加劑混合所形成溶液的氣液相摩爾比為1:10~1:100,所述添加劑在所述溶液中的質量分數范圍為0.001%~0.5%;
步驟(3)中,分解反應采用恒壓加熱法、恒定壓力法或恒容法。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添加劑選自熱力學促進劑、表面活性劑和納米顆粒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熱力學促進劑選自四氫呋喃、四丁基溴化銨和甲基環己烷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表面活性劑包括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選自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線性烷基磺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選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十二烷基苯磺酸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選自烷基多糖苷、乙氧基化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納米顆粒選自氧化石墨烯、納米氧化銅、納米氧化鋁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志,未經鄭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905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易于調整式車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側向沖孔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