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馬鈴薯抑芽劑及其制備方法與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8521.4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383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榮;邵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B7/154 | 分類號: | A23B7/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劉靜培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馬鈴薯 抑芽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馬鈴薯抑芽劑及其制備方法與使用方法,馬鈴薯抑芽劑由以下原料制備,所述原料包括茉莉酸甲酯,優選的,為300μmol/l茉莉酸甲酯水溶液。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馬鈴薯抑芽劑茉莉酸甲酯,對馬鈴薯發芽的抑制效果較好、無毒無害、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經不同濃度的茉莉酸甲酯處理后可以明顯抑制馬鈴薯的萌發特性,通過對馬鈴薯發芽、龍葵素、綠變指數、硬度、失重率、干物質進行測定,表明,經不同濃度的茉莉酸甲酯處理后,對馬鈴薯發芽、龍葵素、綠變指數、硬度、失重率、干物質都有明顯抑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儲運保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馬鈴薯抑芽劑及其制備方法與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采后馬鈴薯在物流儲藏過中易發芽,并伴隨有毒物質龍葵素的產生,馬鈴薯塊莖萌發會導致其龍葵素含量增加,品質迅速下降,無法食用,這會給消費者健康帶來危害,也常給商家帶來損失。
影響馬鈴薯貯藏的主要因素有:(1)馬鈴薯品種本身的完好狀況:完好的馬鈴薯易于貯藏。損傷對馬鈴薯危害嚴重,導致愈傷組織不易形成,在貯藏過程中易受細菌感染,不易貯藏。②貯藏溫度效應:溫度是影響馬鈴馬鈴薯貯藏的最主要因素,溫度過低,馬鈴薯活力減弱,塊莖容易結冰,甚至馬鈴薯胞間間隙凍結,嚴重危害馬鈴薯細胞組織;溫度過高,容易發芽,影響加工質量,還可能造成腐爛。(3)濕度的影響:濕度也是影響馬鈴薯貯藏的重要因素。過低的濕度會導致馬鈴薯塊莖失水過多,導致塊莖軟化萎縮,造成食用品質和種子品質的損失。濕度過高會導致馬鈴薯塊莖腐爛、霉變和提早發芽。④空氣條件的影響:馬鈴薯在貯藏過程中會持續呼吸,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水和熱量。如果不及時通風,會阻礙馬鈴薯的生理活動,造成塊莖黑心,導致馬鈴薯種子萌發、侵染、病害甚至腐爛。⑤馬鈴薯的光照效應:應在黑暗條件下貯藏。馬鈴薯如果長期暴露在光照下,會使塊莖變綠變味,產生對人畜有害的龍葵生物堿毒素,影響品質。
在馬鈴薯儲藏技術上,國外以輻照處理為主要方式,目前,由于輻照技術投資較高,并且利用該方法保鮮馬鈴薯還有很多技術限制,因此,在我國還未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應用,藥劑處理、抑芽劑處理為我國現在新興的馬鈴薯儲藏技術。常用的馬鈴薯抑芽劑有CIPC、水楊酸、殼聚糖。三種抑芽劑均可抑制馬鈴薯貯藏期間的萌發,同時也使馬鈴薯塊莖的貯藏品質有顯著提高。但由于CIPC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的抑芽劑,同時也是除草劑,對生物有危害,較高劑量導致中毒,且生物學上研究表明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建議不要讓其進入環境。Paul等對經CIPC處理后馬鈴薯貯藏過程中的殘留量、CIPC的抑芽效果以及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作了相關研究,提出應該尋找能夠超越CIPC抑芽效果且更為安全有效的馬鈴薯抑芽劑。外源水楊酸是一種脂溶性的有機酸,對人體也是有一定危害,大量服用能引起嘔吐、腹瀉等,且作為馬鈴薯的抑芽劑,最佳使用量較高,成本高而效果不明顯。殼聚糖是一種無毒無害的覆膜性抑芽劑,但操作繁瑣且嚴格,稍有不慎會極大影響抑芽效果。因此,急需一種效果好、無毒無害、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新型抑芽劑的出現,使馬鈴薯的儲藏更加規范化、科學化。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馬鈴薯抑芽劑及其制備方法,茉莉酸甲酯對人體無毒,對環境友好,經茉莉酸甲酯處理的馬鈴薯在儲藏前期對馬鈴薯發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馬鈴薯抑芽劑。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馬鈴薯抑芽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馬鈴薯抑芽劑的使用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馬鈴薯抑芽劑,所述馬鈴薯抑芽劑由以下原料制備,所述原料包括茉莉酸甲酯。
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馬鈴薯抑芽劑,其中,所述馬鈴薯抑芽劑為茉莉酸甲酯溶液。
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馬鈴薯抑芽劑,其中,所述馬鈴薯抑芽劑為茉莉酸甲酯水溶液或茉莉酸甲酯溶液乙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工業大學,未經河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85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