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天然氣乙烷的回收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8384.4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8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國;朱江;李才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科比科油氣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5/06 | 分類號: | C10G5/06;C10G53/02;C07C7/04;C07C7/00;C07C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四川)自由***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天然氣 乙烷 回收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天然氣乙烷的回收系統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原料氣經過冷箱冷卻后進入低溫分離器進行分離;S2:低溫分離器分離的液相經過節流閥降壓降溫后進入一級閃蒸分離器氣液分離,一級閃蒸分離器分離的氣相作為推動冷箱側抽線1熱虹吸循環的推動力;S3:一級閃蒸分離器的液相進入冷箱換熱升溫后進入二級閃蒸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二級閃蒸分離器分離的氣相作為冷箱側抽線2熱虹吸循環的推動力;S4:二級閃蒸分離器的液相進入脫甲烷塔底部,避免重烴進入脫甲烷塔的上部;S5:脫甲烷塔底部的液相經過脫甲烷塔底泵進入脫乙烷塔中進行分餾得到乙烷產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乙烷回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天然氣乙烷的回收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國內對天然氣回收乙烷的工藝研究進行的比較晚,國內也沒有幾套裝置。美國的ortloffs公司于上世紀90年代末開發了RSV工藝;國內于2019年10月自主建成第一套RSV工藝裝置。
常規的RSV工藝裝置流程為:原料氣經過換熱器E1預冷后進入低溫分離器V1進行氣液分離器,大部分氣相經過膨脹機K1后進入脫甲烷塔T1,另一部分氣相進入換熱器E1過冷后進入脫甲烷塔上部,液相節流后進入脫甲烷塔中部;脫甲烷塔頂部殘余氣(干氣)返流入換熱器E1復熱,復熱后殘余氣進入K1增壓端和外輸氣壓縮機增壓,增壓后大部分殘余氣外輸,一小部分回流至E1換熱器過冷后進入脫甲烷塔頂部;為了回收冷量,從脫甲烷塔中部兩次側抽凝液至E1換熱和塔底設置原料氣加熱重沸器E2;脫甲烷塔低凝液送至脫乙烷塔。
針對國內自主開發的RSV工藝在開車和變工況下運行存在的問題:
1、V1液相直接進入脫甲烷塔,在開車階段凝液少且較重,容易造成重烴在側抽線內積累,導致側抽循環不起來,開車不成功;
2、在裝置運行不回收乙烷工況時,脫甲烷塔低凝液還需要進入脫乙烷塔進行精餾脫除乙烷,能耗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天然氣乙烷的回收系統及方法,其旨在解決上述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天然氣乙烷的回收系統,包括冷箱、低溫分離器、一級閃蒸分離器、二級閃蒸分離器、脫甲烷塔、脫甲烷塔底泵和脫乙烷塔;
所述冷箱的原料氣出口與低溫分離器連接,低溫分離器的液相出口與一級閃蒸分離器相連;
所述一級閃蒸分離器的氣相出口接至位于所述冷箱出口的側抽線1的返回管線上,一級閃蒸分離器的液相出口與冷箱相連;
所述二級閃蒸分離器與冷箱相連,二級閃蒸分離器的氣相出口與接至位于所述冷箱出口的側抽線2的返回管線上,二級閃蒸分離器的液相出口與脫甲烷塔底部連接;
所述脫甲烷塔依次與脫甲烷塔底泵和脫乙烷塔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閃蒸分離器與二級閃蒸分離器的氣相用于作為側抽線熱虹吸循環的推動力,該氣相不直接進入脫甲烷塔。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閃蒸分離器與二級閃蒸分離器的氣相為閃蒸氣。
進一步地,所述冷箱為板翅式換熱器。
進一步地,所述脫甲烷塔與脫乙烷塔通過脫甲烷塔底泵進行串聯操作,且所述脫甲烷塔底泵將所述脫甲烷塔與脫乙烷塔合并為一個塔。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于天然氣乙烷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原料氣經過冷箱冷卻后進入低溫分離器進行分離;
S2:低溫分離器分離的液相經過節流閥降壓降溫后進入一級閃蒸分離器氣液分離,一級閃蒸分離器分離的氣相作為推動冷箱側抽線1熱虹吸循環的推動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科比科油氣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科比科油氣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838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