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乙醇胺廢水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8304.5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85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葉芳芳;張帥;李長剛;詹彤;陳田福;王尚芝;謝文玉;李德豪;劉志森;王儒珍;梁家豪;楊振興;李陽;王儲;葉綺彤;鐘英佳;陳茜;文濤;陳亮;鄭良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中國石化湛江東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67 | 分類號: | C02F1/467;C02F1/52;C02F1/56;C02F101/34;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億創果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朱佳明 |
| 地址: | 525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乙醇胺 廢水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乙醇胺廢水的處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驟:a.預處理:向二乙醇胺廢水中加入絮凝劑,攪拌反應后沉降分離,上清液為預處理出液;b.將預處理出液的氯離子濃度調節到10g/L?20g/L;c.電解:取一升經步驟b處理后的溶液加入到電解池中,以鈦基涂層電極為陽極、金屬電極為陰極,向陽極和陰極通直流電進行對電解池中的溶液進行電解,電解條件:電流2.5A、電壓6V、極板間距3cm、極板尺寸10cm*10cm。本發明不需要調解廢水的pH且操作簡單、減小二乙醇胺廢水的COD和氨氮含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二乙醇胺廢水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天然氣、煉廠氣需要進行脫硫處理,醇胺法脫硫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方法,利用醇胺為吸收劑的吸收-再生反應過程,具有技術成熟、脫硫效率高、可循環操作等優點。醇胺法一般采用烷醇胺類,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二異丙醇胺、甲基二異丙醇胺和二乙醇胺等作為溶劑進行脫硫脫碳。在醇胺法脫硫工藝中產生的廢水中主要以醇胺為主,還有含有少量的烴類及少量的分解產物,如酰胺類、硫代硫酸類、硫代氰酸類等,醇胺廢水的化學需氧量一般較高,需要進行處理才能進行排放,否則將對環境造成危害。
專利號為CN103833166B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甲基二乙醇胺(MDEA)工業廢水處理方法,將甲基二乙醇胺工業廢水加入反應器中調節廢水的pH為2-4,加入鐵碳材料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微電解,在pH為4-5時加入過氧化氫進行(類)芬頓反應,之后調節pH至堿性并進行混凝沉降,混凝沉降后的廢水加入氧化劑并進入到臭氧反應器中進行進一步反應以去除或降低COD。該發明中用鐵碳對甲基二乙醇胺進行微電解,還用到其它方法氧化降解有機物,過程繁瑣,且要多次調解廢水pH值,而甲基二乙醇胺廢水本身呈堿性,在廢水處理初期要調解至酸性,后期調解至堿性,并不經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乙醇胺廢水的處理方法,其具有不需要調解pH、操作簡單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二乙醇胺廢水的處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驟:
a.預處理:向二乙醇胺廢水中加入絮凝劑,攪拌反應后沉降分離,上清液為預處理出液;
b.將預處理出液的氯離子濃度調節到10g/L-20g/L;
c.電解:取一升經步驟b處理后的溶液加入到電解池中,以鈦基涂層電極為陽極、金屬電極為陰極,向陽極和陰極通直流電進行對電解池中的溶液進行電解,電解條件:電流2.5A、電壓6V、極板間距3cm、極板尺寸10cm*10cm。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廢水通過絮凝處理,一方面減少廢水中的污染物,另一方面避免不溶物對電解處理的影響;對二乙醇胺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電解處理,不需要調解pH、操作簡單。
進一步地,電解時間大于5小時。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充足的電解時間使二乙醇胺廢水中的污染物被有效電解。
進一步地,電解時對電解池中的溶液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200-300r/min。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可以使電解池中的液體均勻分布,使二乙醇胺廢水中的污染物和電極充分接觸并被電解氧化,利于電解氧化處理的進行。
進一步地,電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絮凝劑攪拌反應后濾出不溶物,絮凝劑的加入量為3-6mg/L,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氯化鐵、氯化鋁中的至少一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電解后的廢水進行進一步的絮凝處理,便于被電解氧化的有機物鏈段或者其它污染物被絮凝劑絮凝析出,利于進一步減少二乙醇胺廢水中的污染物。
進一步地,陽極采用鈦鍍釕銥板,陰極采用鈦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中國石化湛江東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中國石化湛江東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83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