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艙門展開力矩自動測量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7777.3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5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羅斌;陳鳴亮;歐紅旗;張文明;郭欣宇;劉豐瑞;常世杰;秦凱;鄭權;楊顏志;徐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L3/04 | 分類號: | G01L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專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孫瑜 |
| 地址: | 201109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艙門 展開 力矩 自動 測量 系統 | ||
1.一種艙門展開力矩自動測量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艙門(1)、測量裝置(2)、立柱(3)、滑動裝置(4)、圓弧導軌(5)、齒條(6)、底板(7)和艙體結構(8);其中,
所述艙門(1)是測量對象,通過測量裝置(2)測量艙門自身狀態和艙門安裝電纜及管路狀態;
測量裝置(2)安裝于立柱(3)的上端,所述立柱(3)的下端安裝有滑動裝置(4);所述滑動裝置(4)安裝于底板(7)上,通過底板(7)上的圓弧導軌(5)上的齒條(6)進行移動;實現對艙門展開力矩的自動測量;
艙門自身帶有驅動裝置,其驅動裝置安裝在艙體結構上,驅動艙門繞轉軸旋轉展開;艙門自身帶有重力平衡裝置,使得艙門能夠在重力平衡狀態下展開,且該重力平衡裝置對艙門展開產生的阻力矩忽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艙門展開力矩自動測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裝置(2)包括:第一電機(201)、第一纖維線(202)、上滑塊(203)、下滑塊(204)、第二纖維線(205)、力傳感器(206)和Z型支架(207);
立柱(3)頂端加工有短槽,槽內安裝有上滑塊(203)和下滑塊(204),上滑塊(203)置于下滑塊(204)上方;下滑塊(204)通過第一纖維線(202)同立柱(3)頂端的電機(201)相連接,上滑塊(203)與第二纖維線(205)連接,第二纖維線(205)與力傳感器(206)連接,力傳感器(206)再與Z型支架(207)固定;通過力傳感器(206)測量第二纖維線(205)上的拉力;Z型支架(207)用于將艙門(1)測量位置引出到艙門(1)外側位置,便于測量裝置(2)的布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艙門展開力矩自動測量系統,其特征在于,測量裝置(2)在測量結束后還可實現與艙門的自動脫開,使得艙門(1)在高低溫環境下直接開展自由展開試驗;
當電機(201)轉動,第一纖維線(202)逐漸纏繞在電機(201)的末端,帶動下滑塊(204)向上運動,上滑塊(203)也隨之向上運動,直至從短槽的上端移出,同立柱(3)脫開,測量裝置(2)主體實現與艙門脫離,下滑塊(204)、第二纖維線(205)、力傳感器(206)和Z型支架(207)留在艙門上,完成艙門(1)自由展開的部分準備工作。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艙門展開力矩自動測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裝置(4)包括:橫向導軌(401)、絲杠螺母副(402)、滑臺(403)、第二電機(404)和齒輪(405);第二電機(404)可控制滑臺沿圓弧導軌(5)或橫向導軌(401)移動,滑臺(403)上固定有第二電機(404),第二電機(404)輸出端安裝有齒輪(405),齒輪(405)與齒條(6)形成嚙合關系,通過驅動齒輪(405)轉動使滑動裝置(4)沿著導軌5穩定速度移動,立柱(3)固定在滑臺(403)上,隨滑臺(403)運動,從而實現對艙門1的運動的限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艙門展開力矩自動測量系統,其特征在于,艙門(1)初始處于閉合狀態,在驅動力矩作用下有繞旋轉軸轉動的趨勢,第二纖維線(205)被拉緊;通過第二電機(404)控制滑臺(403)以極低的穩定速度沿圓弧導軌(5)進行移動,此時艙門(1)是準靜態運動過程,艙門(1)轉動的驅動力矩和阻力矩相平衡;此時使用力傳感器(206)實時監測維持艙門(1)平衡所需力大小,結合力臂計算出對應力矩大小,通過艙門(1)自身和艙門(1)安裝電纜及管路兩個狀態的測量對比,即可計算出艙門(1)在展開全程不同位置處驅動力矩和阻力矩大小。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艙門展開力矩自動測量系統,其特征在于,滑動裝置(4)通過控制第二電機(404)使滑臺(403)在圓弧導軌(5)上移動,實現艙門(1)從閉合到展開以及從展開到閉合的多次往復自動測量;;第二電機(404)還可以驅動絲杠螺母副(402)使得立柱(3)沿著橫向導軌(401)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未經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777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