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PDC鉆頭、確定其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及鉆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96827.6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44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胡貴;劉新云;彭雙磊;張國輝;張希文;朱培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0/42 | 分類號: | E21B10/42;E21B45/0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劉金鳳;趙燕力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pdc 鉆頭 確定 排屑槽 螺旋 角度 方法 鉆井 | ||
1.一種確定PDC鉆頭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獲取鉆具的轉速和鉆井排量;
獲取PDC鉆頭的本體直徑和所有刀翼形成的最大直徑;
獲取所述PDC鉆頭的所有排屑槽的橫截面積占比系數;
根據獲取的所述轉速、所述鉆井排量、所述本體直徑、所述最大直徑、所述橫截面積占比系數以及預設的角度模型,得出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度;
所述預設的角度模型為:
其中,R為轉速,單位為轉/分鐘;P為鉆井排量,單位為升/秒;D1為本體直徑,單位為米;D2為所有刀翼形成的最大直徑,單位為米;k為排屑槽的累計橫截面積占比系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PDC鉆頭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具有預設的鉆頭選型時,所述獲取所述PDC鉆頭的所有排屑槽的橫截面積占比系數為:
獲取所述預設的鉆頭的所有的排屑槽在保徑塊處的橫截面積;
根據預設的過流面積模型,獲取所述預設的鉆頭的本體處的鉆井流體過流面積;
根據獲取的所述橫截面積和所述鉆井流體過流面積的比值,得出所述橫截面積占比系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PDC鉆頭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的過流面積模型為:
其中,D3為預設的鉆頭的本體直徑,單位為米;D4為預設的鉆頭的所有刀翼形成的最大直徑,單位為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PDC鉆頭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未設有鉆頭選型時,所述排屑槽的累計橫截面積占比系數為0.4~0.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PDC鉆頭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采用鉆柱驅動鉆頭旋轉時,所述鉆具的轉速為所述鉆柱的轉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PDC鉆頭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采用井下動力鉆具和鉆柱共同驅動鉆頭旋轉時,所述鉆具的轉速為所述鉆柱的轉速和所述井下動力鉆具的轉速之和。
7.一種PDC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PDC鉆頭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的第一端連接有多個間隔設置的刀翼,每一所述刀翼朝向所述本體的第二端的端面上連接有一保徑塊,相鄰兩所述保徑塊之間形成一排屑槽,且各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度采用如上述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確定PDC鉆頭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得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PDC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翼的兩側邊的夾角為10°~20°。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PDC鉆頭,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所述刀翼之間的夾角為40°~100°。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PDC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直徑比所有的所述刀翼形成的最大直徑小至少50mm。
11.一種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鉆井方法包括:
根據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確定PDC鉆頭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得出排屑槽的螺旋角度;
選取排屑槽的螺旋角度不小于所述得出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PDC鉆頭進行鉆井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682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