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門座起重機回轉支承在役超聲探傷的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6568.7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66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九江萍鋼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9/04 | 分類號: | G01N29/04;G01N29/265;G01N29/3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謝德珍 |
| 地址: | 332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起重機 回轉 支承 超聲 探傷 檢測 方法 | ||
一種門座起重機回轉支承在役超聲探傷的檢測方法,該回轉支承包括油槽R角、右側檢測A面和底部B面,其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有無裂紋缺陷檢測;(2)缺陷長度測量;(3)缺陷寬度測量。其具體是將直探頭中心在A面對準油槽R角的切線點位,探頭回波分別有162mm、107mm大平底回波,因疲勞裂紋是由油槽R角向162mm大平底方向擴展,疲勞裂紋的擴展會導致162mm大平底回波高度,則以直探頭中心對準105mm與162mm大平底交接的油槽R角頂點,以162mm大平底回波高度變化,來確定回轉支承是否有裂紋缺陷以及利用162mm大平底回波高度變化對缺陷定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門座起重機回轉支承在役超聲探傷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門座起重機作為碼頭裝卸貨物的重要機械,工作強度大。回轉支承是連接門座和起吊裝置的重要部件,是門座起重機中極其重要的部位。回轉支承設計圖如附圖1。
門座起重機回轉支承設計使用壽命通常不超過25000小時,過度使用會導致回轉支承應力部位產生疲勞裂紋,裂紋的擴展最終導致嚴重的設備事故。疲勞裂紋萌發位置及擴展方向如附圖2所示。門座起重機在役使用過程中,對回轉支承易產生疲勞裂紋位置進行檢查和監測,只能采用超聲波檢測技術。如附圖2,在檢測面B位置檢測,因疲勞裂紋擴展方向,檢測面探頭可移動距離有限,普通斜探頭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只能在檢測面A面采用縱波直探頭進行探傷。采用縱波直探頭探傷作業中,疲勞裂紋萌發位置會產生兩個底面回波,分別是107mm、162mm底面回波。同時,因疲勞裂紋擴展方向與超聲波傳播方向呈約45°夾角,直探頭不能收到裂紋回波。因檢測部位存在兩個底波,且缺陷無明顯回波,采用常規技術參數很難發現及定量裂紋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門座起重機回轉支承在役超聲探傷的檢測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門座起重機回轉支承在役超聲探傷的檢測方法,該回轉支承包括油槽R角、右側檢測A面和底部B面,其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有無裂紋缺陷檢測:將直探頭放置在回轉支承的A面,直探頭中心對準油槽R角的切線點位,探頭回波分別有162mm、107mm大平底的回波;再調整衰減,將162mm大平底回波調整至滿屏80%的基準波高,并以此為檢測靈敏度,如162mm大平底回波的低波降低6dB以上,即可判定為有裂紋缺陷;
(2)缺陷長度測量:將直探頭向左或右移動,使162mm大平底回波的反射波上升至基準波高的50%,即為缺陷的左或右邊界,左或右邊界的長度即為缺陷長度;
(3)缺陷寬度測量:將直探頭對準162mm大平底,調整衰減使162mm大平底回波高度至滿屏80%的基準波高,再向缺陷緩慢移動直探頭,162mm大平底回波逐漸降低,直至降低至40%,此時直探頭的中心點即為缺陷擴展的邊界,設裂紋起始位置油槽R角的切線點位置至B面的距離為40mm,此時直探頭的中心至B面的距離為L,則裂紋缺陷寬度為(40-L)mm。
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檢測技術因疲勞裂紋擴展方向與超聲波傳播方向呈約45°夾角,直探頭不能收到裂紋回波,并且因檢測部位存在兩個底波,且缺陷無明顯回波,采用常規技術參數很難發現及定量裂紋缺陷的問題,具有能夠及時發現萌發狀態的裂紋缺陷,以及對其進行相對準確定量的優點。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圖1為本發明中回轉支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回轉支承上裂紋萌發及擴展位置;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A面檢測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九江萍鋼鋼鐵有限公司,未經九江萍鋼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656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