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遠程肺音監測裝置、系統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5804.3 | 申請日: | 2020-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0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靳楊;曾燕蘭;房燁;彭小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〇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7/00 | 分類號: | A61B7/00;A61B7/04;A61B50/31;A61L2/10;G16H40/67;G10L25/66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濤 |
| 地址: | 650032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遠程 監測 裝置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遠程肺音監測裝置、系統及其方法,涉及肺音監測技術領域。本發明的肺音監測裝置,包括容納盒體及內置的拾音裝置和聽音裝置,拾音裝置一體成型,包括肺音收集部、智能控制部和功能操作部,聽音裝置包括功能殼體和輸入耳塞;能實現遠程肺音監測、肺音聽診模擬練習及輔助提高肺音監測的準確性,適合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肺音監測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遠程肺音監測裝置、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肺音信號是人體呼吸系統與外界在換氣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生理聲信號,產生機理復雜且含有豐富的生理和病理學信息。正常呼吸音可以分為肺泡呼吸音、支氣管呼吸音和氣管音。異常呼吸音主要分為哮鳴音、喘鳴音、羅音和嘎音等。肺音源通常由三種噪聲序列組成,其中正常呼吸音源是肺內氣流與肺組織相互作用產生的非高斯白噪聲,而間歇性脈沖是產生羅音的肺音源,為一系列爆裂音,持續時間小于5ms。最后一種是周期性脈沖,被認為是由于氣流和氣管壁的周期性振動產生的,它是產生哮鳴音的肺音源。這三種音源中的一種、兩種甚至三種的疊加,通過由肺組織和胸壁構成的聲傳輸濾波器,形成了胸部表面可測到的肺音信號,并且還在不同的環節疊加著心音、肌肉與皮膚噪聲等干擾信號。
肺音是反映肺部生理和病理特性的一項重要指標,是臨床上診斷疾病最常用的定性方法;現有技術中的肺音監測,如CN 102283672 B 公開的一種無線聽診器,包括無線連接的聽診頭和耳機,聽診頭內設依次連接的聲音傳感器、信號處理單元和無線信號發射器,耳機為依次相連接的無線信號接收器、D/A轉換器和揚聲器;既能檢測普通的心音和呼吸音,又能捕捉特殊的心音和肺音、腸鳴音,具有穩定可靠、精度高,操作簡易的優點,但是,該設備缺乏具體實施的產品及方案,同時對于無線聽診器的教學應用還存留在理論階段;又如CN 101766493 B公開一種便攜可視化心、肺音可分離的藍牙電子聽診器,借助于與PC的藍牙無線連接,實時分析心肺聲音;能夠觀察心肺音波形、提供心率等生理參數,顯示、存儲與恢復心肺音;但是,對于無線聽診的多模式及功能選擇未能給出詳細方案,實際實施還存在缺陷;又如CN 105662459 A公開的可穿戴式肺音檢測裝置,通過穿戴式的吸盤貼附,并通過模塊化的結構進行肺音收集,同時通過無線傳輸進行肺音監測。
上述的現有技術的肺音檢測,缺乏具體的產品結構及合理的收納消毒等設計,同時對于肺音聽診的教學方面,缺乏模擬訓練、學習及一人采集多人聽診等功能,現有技術的產品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缺陷,不能較為真實的進行相應模擬訓練;同時先有技術的的肺音采集,主要采集的是音頻文件,不能有效的實現或獲取肺音特征頻譜圖、波形圖、3D頻譜圖、診斷指標表、診斷結果等呼吸健康圖形化可視文件,供醫生實時輔助診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遠程肺音監測裝置、系統及方法,能實現遠程肺音監測、肺音聽診模擬練習及輔助肺音聽診診斷,同時配套收納、消毒設備,適合推廣應用。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遠程肺音監測裝置,包括容納盒體及內置的拾音裝置和聽音裝置,所述拾音裝置一體成型,包括肺音收集部、智能控制部和功能操作部,所述肺音收集部安裝若干規格排列的采集模塊,所述智能控制部內集成設置信號處理模塊、數據傳輸模塊、數據存儲模塊及電源模塊與采集模塊連接,信號處理模塊依次對信號放大、轉化、分析和識別進而輸送,所述功能操作部為觸控顯示模塊及功能開關;所述聽音裝置包括功能殼體和輸入耳塞,所述功能殼體內置數據接收模塊、音量控制模塊和降噪模塊,將聲音信號傳輸至輸入耳塞。
進一步的,所述肺音收集部采用矩陣式采集模塊設計,采集模塊與信號處理模塊連接,所述信號處理模塊集成放大電路、數模轉換電路、濾波電路,同時連接核心處理器;
所述核心處理器分別與數據傳輸模塊、數據存儲模塊及電源模塊連接,同時與通過功能操作部的觸控顯示模塊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〇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〇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58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