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齡球智能回球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95303.5 | 申請日: | 2020-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09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姚路嘉;姚明;任宏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曲阜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3D5/02 | 分類號: | A63D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陳彩云 |
| 地址: | 272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齡球 智能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體育用品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保齡球智能回球裝置,包括保齡球道、回球道、發球裝置罩、升球裝置罩和助跑道,回球道位于保齡球道下方,回球道頂面水平設置有回球凹槽,回球凹槽內部設置有緩速塊,升球裝置罩和發球裝置罩分別位于保齡球道和回球道左右兩端。該保齡球智能回球裝置,無需將球提升一定高度提高球的位能,該傳動機構通過配重球撞擊擊打板再通過傳力桿使擊打錘頭錘擊回球,給球增加水平的加速度,該裝置獨立性強、可調性強,易安裝和維護,通過選手使用保齡球的重量可更換發球裝置罩內部配重球的重量,使回球得到合適的速度,也可通過調節配重球的重量控制回球速度,給選手一個合適的調整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體育用品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保齡球智能回球裝置。
背景技術
保齡球運動自被發明以來,逐漸在世界各地普及,全自動智能保齡球設備應這種需求同樣發展迅速,并不斷有新的技術產生。在保齡球回球設備方面也有許多技術,但都無法兼顧可靠性與高效率。傳統的重力式斜坡回球技術在可靠性方面已經達到理想的程度,但其傳動機構為先將球提升一定高度后,依靠球自身位能自動沿回球道返回,其結構復雜、成本高,易出故障,噪音大,且回球速度難以提高,導致用戶在每打一次球后必須經較長時間的等待,才能拿到前一次打出去的球,而在回球裝置中升球器方面由于普遍采用多驅動滾輪和保齡球相互摩擦、碰撞,使其上升至置球臺上,不但造成球面傷痕影響球的美觀且造成更大噪音,影響打球樂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齡球智能回球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保齡球智能回球裝置,包括保齡球道、回球道、發球裝置罩、升球裝置罩和助跑道,所述回球道位于保齡球道下方,所述回球道頂面水平設置有回球凹槽,所述回球凹槽內部設置有緩速塊,所述升球裝置罩和發球裝置罩分別位于保齡球道和回球道左右兩端,所述助跑道位于保齡球道正左方,所述發球裝置罩為半圓形設置,所述發球裝置罩左側面與回球道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發球裝置罩左側面設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為兩個上下設置,位于下方所述限位板開設有通孔,所述發球裝置罩背面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正面與發球裝置罩背面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輸出端與轉動桿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轉動桿另一端貫穿發球裝置罩背面延伸至發球裝置罩內部,所述轉動桿另一端通過軸承座與發球裝置罩內壁轉動連接,所述轉動桿側面中部沿垂直于轉動桿軸線方向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一端與轉動桿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另一端與配重球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發球裝置罩底部豎直設置有擊打板,所述擊打板左端與傳力桿右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力桿左端貫穿位于下方限位板上的通孔延伸至位于下方限位板左側,所述傳力桿左端與擊打錘頭固定連接,所述升球裝置罩為圓柱形設置,所述升球裝置罩右側面與保齡球道左側和回球道左側固定連接,所述升球裝置罩右側開設有回球口,所述緩速塊位于回球口下方,所述升球裝置罩頂面開設有升球口,所述升球裝置罩內部頂面設置有阻擋塊,所述升球裝置罩背面中心位置與第二電機正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機輸出端貫穿升球裝置罩背面延伸至升球裝置罩內部,所述第二電機輸出端與轉動件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轉動件另一端設置有垂直轉動件正面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一端與轉動件正面固定連接,所述限位件另一端表面與限位框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升球裝置罩內部水平設置有升球平臺,所述升球平臺一端與限位框正面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回球道和保齡球道之間豎直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均勻分布在回球道和保齡球道之間,所述支撐桿頂端與保齡球道底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底端與回球道頂面固定連接,相鄰兩個所述支撐桿之間距離小于50mm。
優選的,所述回球凹槽一端與位于下方限位板左側面接觸,所述回球凹槽另一端延伸至升球裝置罩回球口。
優選的,所述擊打板右側表面設置有橡膠層,所述擊打板底面與發球裝置罩內壁滑動連接,所述擊打板與位于下方的限位板之間通過彈簧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曲阜師范大學,未經曲阜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53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