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紫外便于盛放的垃圾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4941.5 | 申請日: | 2020-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6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桂靈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桂靈 |
| 主分類號: | B65F1/00 | 分類號: | B65F1/00;B65F1/14;B65F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7000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外 便于 盛放 垃圾桶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紫外便于盛放的垃圾桶,包括桶體結構、桶體支架、第一蓋體、第二蓋體、可回收垃圾儲存桶、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可伸縮的桿結構;所述桶體結構的內部設置有可回收垃圾儲存桶、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所述可回收垃圾儲存桶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的內部均設置有三角形緩沖區;所述可回收垃圾儲存桶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通過設置隔離板進行分割;所述隔離板的上方設置有第二蓋體;所述第二蓋體的上方設置有磁吸層;所述第二蓋體的上方設置有可伸縮的桿結構;所述桶體結構的外側設置有包裝袋儲存區。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裝置領域,涉及一種耐紫外便于盛放的垃圾桶。
背景技術
垃圾桶是現代生活中人們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垃圾桶可以使得環境變得美好又整潔。目前,大多數垃圾桶設計為單一桶狀結構,在當今倡導垃圾分類的時代,顯然單一桶裝結構的垃圾桶不能夠滿足垃圾分類的要求。由于各種垃圾堆放在一起,導致垃圾腐爛、變質,增加了環保人員的清潔的難度,同時,也污染了環境,不利于節能環保。同時,金屬作為可回收資源與垃圾混合在一起,導致其回收變得非常的艱難。人們扔垃圾時,需要使用垃圾袋,以方便扔垃圾,垃圾袋與垃圾一起扔進垃圾桶,由于垃圾袋的過多使用,且無法進行回收垃圾,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設計出一款耐紫外便于盛放的垃圾桶。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紫外便于盛放的垃圾桶,包括桶體結構、桶體支架、第一蓋體、第二蓋體、可回收垃圾儲存桶、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可伸縮的桿結構;
所述桶體結構的內部設置有可回收垃圾儲存桶、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
所述可回收垃圾儲存桶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的形狀均為長方體形狀;
所述可回收垃圾儲存桶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的內部均設置有三角形緩沖區;
所述可回收垃圾儲存桶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通過設置隔離板進行分割;
所述隔離板的上方設置有第二蓋體;
所述第二蓋體的上方設置有磁吸層;
所述第二蓋體與所述隔離板的頂部進行活動連接;所述第二蓋體以所述隔離板的頂端為軸心進行上下運動;
所述第二蓋體的上方設置有可伸縮的桿結構;
所述桶體結構包括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三側板、第四側板以及底板;
所述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側板與第三側板可拆卸連接;第三側板與第四側板可拆卸連接;所述第四側板與第一側板可拆卸連接;
所述底板與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所述第三側板、所述第四側板分別連接;
所述第一蓋體設置在桶體結構的上方;所述第一蓋體與所述第三側板的頂端進行活動連接;
所述桶體支架用以支撐桶體結構;
所述桶體結構的外側設置有包裝袋儲存區;
所述第一蓋體上設置有第一耐紫外涂層;
所述第一耐紫外涂層上涂布防護涂層。
優選地,所述三角形緩沖區為兩塊轉動連接的擋板與所述可回收垃圾儲存桶的一側或者與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儲存桶的一側形成的三角形緩沖區。
優選地,所述三角形緩沖區為等腰三角形。
優選地,所述磁吸層的厚度為0.5-2厘米;更優選地,所述磁吸層的厚度為1厘米。
優選地,所述磁吸層為釹鐵硼磁鐵。
優選地,所述可伸縮的桿結構上方設置有刺穿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桂靈,未經張桂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49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