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熱再利用鍋爐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4784.8 | 申請日: | 2020-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4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雷容;李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惟倍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5/46 | 分類號: | F23G5/46;F23G5/04;F23G5/027;F23G5/44;F23J15/06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利用 鍋爐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熱再利用鍋爐系統,包括廢熱回收系統、鍋爐收集系統和廢熱利用系統,所述廢熱回收系統下端設置有鍋爐收集系統,所述鍋爐收集系統下端設置有廢熱利用系統,利用熱解還原后產生的可燃氣體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低品位熱能作為能源,充分利用這一能源來降低能耗,可燃氣體燃燒產生的廢氣熱能,通過空氣換熱器,加熱空氣供氣,提高燃燒效率,在有取暖或者冷藏需求時,這些低品位熱能也可以作為能源供應者,熱解還原工藝產生的可燃氣體,除了作為能源滿足熱解需要外,尚有部分余氣,可以用作垃圾處理廠或鄰接用戶廚房、洗浴等使用,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達到節能目標,余氣余熱利用能最大化地達到節能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熱再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熱再利用鍋爐系統。
背景技術
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鍋爐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鍋的原義指在火上加熱的盛水容器,爐指燃燒燃料的場所,鍋爐包括鍋和爐兩大部分。鍋爐中產生的熱水或蒸汽可直接為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熱能,也可通過蒸汽動力裝置轉換為機械能,或再通過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提供熱水的鍋爐稱為熱水鍋爐,主要用于生活,工業生產中也有少量應用。產生蒸汽的鍋爐稱為蒸汽鍋爐,常簡稱為鍋爐,多用于火電站、船舶、機車和工礦企業。
目前的垃圾焚燒后往往產生極大的廢熱,而這種廢熱中往往夾雜著很多有害物質,因此不能夠進行使用,然而就會導致廢熱不能及時的得到再利用,導致能源的白白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目前的垃圾焚燒后往往產生極大的廢熱,而這種廢熱中往往夾雜著很多有害物質,因此不能夠進行使用,然而就會導致廢熱不能及時的得到再利用,導致能源的白白浪費的問題,提供一種廢熱再利用鍋爐系統,該廢熱再利用鍋爐系統具有熱解還原工藝產生的可燃氣體,除了作為能源滿足熱解需要外,尚有部分余氣,可以用作垃圾處理廠或鄰接用戶廚房、洗浴等使用,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達到節能目標,余氣余熱利用能最大化地達到節能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廢熱再利用鍋爐系統,包括廢熱回收系統、鍋爐收集系統和廢熱利用系統,所述廢熱回收系統下端設置有鍋爐收集系統,所述鍋爐收集系統下端設置有廢熱利用系統,所述廢熱回收系統與鍋爐收集系統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廢熱回收系統與廢熱利用系統電性連接。
所述鍋爐收集系統與廢熱利用系統電性連接。
一種廢熱再利用鍋爐系統,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利用熱解還原后產生的可燃氣體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低品位熱能作為能源,充分利用這一能源來降低能耗;
步驟二、可燃氣體燃燒產生的廢氣熱能,通過空氣換熱器,加熱空氣供氣,提高燃燒效率;
步驟三、換熱后的廢氣,導入烘干爐,對垃圾物料進行烘干,廢氣經凈化處理后排放;
步驟四、可燃氣體出口其冷卻處理產生的交換熱量用于垃圾滲濾液處理的蒸發工藝供能,同時,引入暫存倉、緩存倉,經過換熱,蒸發垃圾中的水分,提高垃圾熱值;
步驟五、在有取暖或者冷藏需求時,這些低品位熱能也可以作為能源供應者;
步驟六、熱解還原工藝產生的可燃氣體,除了作為能源滿足熱解需要外,尚有部分余氣,可以用作垃圾處理廠或鄰接用戶廚房、洗浴等使用,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達到節能目標。
優選的,所述步驟二中廢氣溫度為400℃。
優選的,所述步驟二中可燃氣體燃燒設備為熱解還原爐。
優選的,所述步驟四中可燃氣體出口溫度為70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廢熱再利用鍋爐系統,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惟倍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惟倍特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478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