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混凝土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94760.2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435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姚來成;張冬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鵬城基業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8/16;C04B14/06;C04B14/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72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生 混凝土 生產工藝 | ||
本申請涉及混凝土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再生混凝土的生產工藝,包括:S1、制備再生粗骨料;S2、準備再生混凝土的材料;S3、制備混合物A:將細骨料以及粗骨料進行混合攪拌,制得混合物A;S4、制備混合物B:先將相應質量份的水和水泥攪拌,然后再將混合物A邊攪拌邊添加到水與水泥的混合物中,再攪拌25?30min,制得混合物B;S5、制成再生混凝土:往混合物B添加相應質量份的粉煤灰和鋼纖維,攪拌20?30min,然后再添加相應質量份的減水劑,攪拌10?15min,制得再生混凝土。本申請有利于減少再生粗骨料的孔隙,從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制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再生混凝土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白熱期,隨之而來的是城鄉建設的蓬勃發展。隨著城市建設的開展,大量的既有建筑物被拆除,由此產生的建筑垃圾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另一方面,大興土木對砂石集料的需求越來越大。由于大量的開采,對自然壞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天然資源也逐漸趨于枯竭。對此,再生混凝土應運而生。
再生混凝土是以再生骨料代替或者部分代替天然骨料制備而成的混凝土。其中,再生骨料是將廢棄混凝土塊經過破碎、清洗、分級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骨料。與天然粗骨料相比,再生粗骨料顆粒突出棱角較多,表面更粗糙,附著有大量硬化水泥砂漿,內部存在前期破碎過程中因損傷累積形成的大量微裂紋,導致再生粗骨料具有孔隙率大的缺陷,容易導致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再生混凝土的生產工藝,有利于減少再生粗骨料的孔隙,從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再生混凝土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再生粗骨料;
S2、準備再生混凝土的材料:其中,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以質量份表示的組分:
水泥220-260份
粉煤灰60-90份
細骨料650-1050份
再生粗骨料900-1200份
鋼纖維10-25份
減水劑1-9份
水80-400份;
S3、制備混合物A:將相應質量份的細骨料以及粗骨料進行混合攪拌,制得混合物A;
S4、制備混合物B:先將相應質量份的水和水泥在26-33℃的條件下攪拌20-25min,然后再將混合物A邊攪拌邊添加到水與水泥的混合物中,將全部混合物A添加到水和水泥的混合物后,再攪拌25-30min,制得混合物B;
S5、制成再生混凝土:往混合物B添加相應質量份的粉煤灰和鋼纖維,攪拌20-30min,然后再添加相應質量份的減水劑,攪拌10-15min,制得再生混凝土。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先將相應質量份的細骨料以及再生粗骨料混合攪拌制得混合物A,使得細骨料能夠充分填充再生粗骨料的孔隙中,再將相應質量份的水和水泥進行混合攪拌,然后再將混合物A與水和水泥的混合物充分混合攪拌,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再生粗骨料在再生混凝土原料體系中起到的骨架作用,最后再將粉煤灰和鋼纖維添加到混合物B中并充分混合攪拌制得再生混凝土,使得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壓強度。
進一步地,步驟S1中,所述的再生粗骨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1)去除廢棄混凝土中的木料、玻璃和金屬,再對大塊的廢棄混凝土塊進行破碎,篩分后得到細度在30-60mm的廢棄混凝土顆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鵬城基業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鵬城基業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47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艾灸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集裝箱式LNG加氣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