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4731.6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67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歡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3 | 分類號: | G02F1/1333;G02F1/1335;G02B3/0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張曉薇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一基板相對設置;微透鏡陣列層,設置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側,所述微透鏡陣列層包括呈陣列排布的多個透鏡組;以及多個感測件,呈陣列分布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側,所述多個感測件與所述多個透鏡組一一對應設置,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申請提高了顯示面板屏內指紋識別的精準度、適用度以及識別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具有該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液晶顯示屏(LCD)的快速發展以及全面屏的普及,屏下以及屏內指紋識別技術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相比起占用屏幕上的部分顯示區域來放置攝像頭等元器件來做人臉和指紋識別,屏下以及屏內指紋識別的好處是能夠保證整塊屏幕的完整性,手指直接貼在屏幕上就能識別并解鎖,從目前指紋識別技術的原理來看,較為常見的指紋識別方式分別為光學、電容、熱敏和超聲波四種。針對LCD顯示屏來說,通過穿透力更強的光學指紋識別是主要研究發展趨勢。光學指紋識別是指通過光線穿過玻璃蓋板等到達指紋上,因手指的不同紋路導致反射光線不同,這些反射光線再穿透模組,到達指紋傳感器,從而實現指紋識別的方法。
目前,屏下指紋識別由于透光率的要求,需要對多個膜層結構進行改進,如反射板、棱鏡片等,以防止透光率的損失,而屏內指紋識別則無此顧慮,但是現有液晶顯示屏的屏內指紋識別技術方案并不完善,進而使得屏內指紋識別性能受到影響。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能夠快速且準確的感測并識別指紋對應的光線,提高顯示面板屏內指紋識別的精確度和適用度。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一基板相對設置;微透鏡陣列層,設置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側,所述微透鏡陣列層包括呈陣列排布的多個透鏡組;以及多個感測件,呈陣列分布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側,所述多個感測件與所述多個透鏡組一一對應設置。
在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微透鏡陣列層包括沿遠離所述第二基板方向上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膠層以及第二膠層,所述第一膠層包括多個凸部,所述第二膠層包括與所述多個凸部一一對應且匹配的多個凹部,且所述多個凸部中的每一者與其對應的凹部相嵌合以共同形成透鏡單元。
在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膠層的折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膠層的折射率均介于1.2至1.7之間。
在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多個透鏡組中的每一者皆包括一個透鏡單元,所述多個感測件中的每一者皆包括一個感測單元,且所述感測單元與其對應的所述透鏡組中的所述透鏡單元相對應。
在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多個透鏡組中的每一者皆包括多個透鏡單元,所述多個感測件中的每一者皆包括一個感測單元,且所述一個感測單元與其對應的所述透鏡組中的所述多個透鏡單元中的一個或多個相對應。
在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多個透鏡組中的每一者皆包括多個透鏡單元,所述多個感測件中的每一者皆包括多個感測單元,且所述多個感測單元與其對應的所述透鏡組中的所述多個透鏡單元一一對應。
在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微透鏡陣列層背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設置有彩膜層,所述彩膜層包括多個像素單元以及位于所述多個像素單元之間的黑色矩陣,且所述黑色矩陣包括與所述多個透鏡組一一對應的多個開口。
在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多個開口與所述多個像素單元一一對應設置。
在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多個透鏡組中的每一者在所述彩膜層上的投影面積大于或等于其對應開口的面積,所述多個感測件中的每一者在所述彩膜層上的投影面積小于或等于其對應開口的面積。
根據本申請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所述顯示面板,以及設置于所述顯示面板一側的背光模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47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