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關于機械結構變幅疲勞壽命預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94629.6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15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周思奇;孫銳;李小龍;李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30/17;G06F119/02;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榮 |
| 地址: | 1000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關于 機械 結構 疲勞 壽命 預測 方法 | ||
1.一種關于機械結構變幅疲勞壽命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試驗步驟如下:
步驟1:測定材料橫幅加載條件下的疲勞
基于材料標準疲勞試驗方法,經試驗測得機械結構所用材料在橫幅加載條件下的常規疲勞
(1)
式中,為疲勞試驗中的加載應力幅值,
步驟2:測定橫幅試驗疲勞斷口的微結構尺寸
測定疲勞斷口裂紋源區的面積,記為,取該面積的算術平方根作為其特征尺寸,
測定疲勞斷口魚眼區的面積,記為,取該面積的算術平方根作為其特征尺寸;
步驟3:用剩余壽命系數計算疲勞損傷
傳統累計損傷理論認為疲勞破壞是一個損傷不斷累積的過程,認為疲勞損傷
(2)
如果相對損傷增量
(3)
式中為一個與疲勞加載過程及材料屬性相關的函數,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更關心材料的剩余壽命而不是材料的損傷量,為此,定義一個剩余壽命系數:
(4)
式中,
(5)
步驟4:確定多級加載過程中的剩余壽命
給材料施加一多級循環載荷,材料經歷多階段的加載后發生疲勞斷裂,為了方便描述,加載階段用下標
(6)
式中,為第一階段加載后的第一級加載應力下的剩余壽命系數,
(7)
式中,為第一階段加載后對應于第二級加載應力的剩余壽命系數,
聯立式(5)和式(7)能夠得到:
(8)
式中,與分別為與應力級
(9)
同理能夠得到,經過
(10)
其相對應的剩余壽命為:
(11)
步驟5:確定等效損傷轉換相關函數
確定相關函數前首先需要引入損傷圖的概念,定義:
假設等損傷線為直線,等損傷線能夠表示成一直線系:
(12)
式中
(13)
將
(14)
在一條等損傷線上取兩點(
(15)
(16)
聯立式(8)、(15)、(16),并將
(17)
高-低應力加載條件下,剩余壽命系數減小,低-高應力加載條件下,剩余壽命系數增加,考慮到實際加載過程中加載順序的影響,在此引入一個“加載系數”,定義“加載系數”為:
(18)
式中,
對于一個多級加載過程,其中任意兩級之間的相關函數為:
(19)
步驟6:構建含微結構尺寸的
定義一個表征材料微結構尺寸的系數
(20)
式中,和分別為步驟2中測得的魚眼和裂紋源的特征尺寸,
在同一加載應力下,隨著
(21)
式中,
(22)
如果認為
(23)
式中,A、B為與材料相關的擬合參數,基于式(23),對于多級變幅加載條件下,任意應力級
(24)
步驟7:建立壽命預測模型
聯立式(11)、(19)和(24)能夠得到機械結構在變幅加載過程中,任意階段、任意應力級下所對應的剩余壽命為:
(25)
如果已知機械結構的加載歷史,則能夠得到機械結構在變幅加載條件下的總疲勞壽命預測模型:
(26)
通過該疲勞壽命預測模型即可對機械結構在變幅加載條件下的疲勞壽命進行預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462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吹瓶模具
- 下一篇:一種基于數據分析的圖紙識別推薦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