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模板的加固系統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93915.0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77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明(設計)人: | 葉旭;路紅衛;趙杰瓊;郭梓鑫;王新威;肖淇騰;張肸;陳佳庚;劉碩;劉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住總第四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7/00 | 分類號: | E04G17/00;E04G17/065;E04G11/06;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山***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模板 加固 系統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建筑模板的加固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現澆墻體(2)兩側的墻側模板(11)外部的墻體固定構件(3)、現澆墻體(2)端頭模板(12)外部的端頭固定構件(4)、現澆墻體(2)陽角部位且位于墻側模板(11)外部的陽角固定構件(5)、現澆墻體(2)陰角部位且位于墻側模板(11)外部的陰角固定構件(6)以及可拆卸連接相鄰次龍骨(14)的連接構件(7);
所述墻側模板(11)外側沿現澆墻體(2)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豎直的主龍骨(13),所述主龍骨(13)上利用墻體固定構件(3)連接有水平且上下間隔相對的方管狀次龍骨(14);
所述墻體固定構件(3)包括穿過現澆墻體(2)兩側的墻側模板(11)的對拉螺栓(31);所述對拉螺栓(31)軸向的兩端穿過上下間隔的次龍骨(14)之間的空隙后螺紋連接有對拉螺母(32),所述對拉螺母(32)與次龍骨(14)之間設置壓緊且限制次龍骨(14)上下移動的卡扣件(8);
所述卡扣件(8)為U型且開口朝向墻側模板(11);所述卡扣件(8)豎向上間隔開設有貫穿卡扣件(8)側壁的卡槽(81),所述卡槽(81)設置成擴口,所述卡槽(81)的形狀與次龍骨(14)的形狀適配并且上下間隔的卡槽(81)與上下間隔的次龍骨(14)水平相對使得次龍骨(14)能夠插入卡槽(81)內且卡扣件(8)的底板能夠與次龍骨(14)緊貼;所述卡扣件(8)的底板上位于上下間隔的卡槽(81)中間的位置開設有通孔,所述對拉螺栓(31)穿過卡扣件(8)底板的通孔,所述卡扣件(8)通過擰緊對拉螺栓(31)兩端的對拉螺母(32)壓緊在次龍骨(14)上使次龍骨(14)和主龍骨(13)對墻側模板(11)起到加固作用;
現澆墻體(2)端頭的兩側固定有主龍骨(13),所述現澆墻體(2)兩側的次龍骨(14)壓在主龍骨(13)上并沿長度方向伸出端頭;所述端頭固定構件(4)包括可拆卸固定在端頭兩側次龍骨(14)上的卡扣件(8)以及位于端頭兩側相對的次龍骨(14)上方且長度方向兩端均伸出到端頭兩側并上下間隔的活動龍骨(15),所述活動龍骨(15)抵在端頭模板(12)上,下方活動龍骨(15)長度方向的兩端與次龍骨(14)的頂面貼合;上下間隔的所述活動龍骨(15)之間斜向穿過有軸向一端與卡扣件(8)可拆卸連接且另一端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母(44)的緊固絲桿(43),所述緊固螺母(44)與活動龍骨(15)之間設置有緊固墊片(45);
所屬端頭固定構件(4)還包括位于端頭模板12兩側相對的次龍骨(14)之間的對拉螺栓(31),所述對拉螺栓(31)長度方向的兩端從伸出端頭且上下間隔的次龍骨(14)之間穿過并螺紋連接有對拉螺母(32)、對拉螺母(32)與次龍骨(14)之間設置有與對拉螺栓(31)同軸的十字形對拉墊片(33),通過擰緊對拉螺母(32)使端頭兩側的次龍骨(14)抵緊在主龍骨(13)上從而將墻側模板(11)位于端頭的部分夾緊;
所述陽角固定構件(5)包括位于現澆墻體(2)陽角兩側并利用卡扣件(8)可拆卸固定在次龍骨(14)上的第一卡件(51)和第二卡件(52),所述第一卡件(51)和第二卡件(52)之間利用穿過第一卡件(51)和第二卡件(52)的對拉螺栓(31)以及與對拉螺栓(31)匹配的對拉螺母(32)可拆卸連接,所述對拉螺栓(31)穿過現澆墻體(2)陽角兩側的上下間隔的次龍骨(14)之間的空隙;
所述第一卡件(51)和第二卡件(52)均與卡扣件(8)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卡件(51)包括兩槽底傾斜相對且槽底豎直設置的槽鋼(53),所述槽鋼(53)的兩槽壁豎直相對,且槽壁為三角形;兩槽鋼(53)的槽壁和槽底之間焊接固定形成近三角形的第一卡件(51);所述第一卡件(51)朝向次龍骨(14)的一側與次龍骨(14)平行,所述第一卡件(51)遠離第二卡件(52)的槽鋼(53)與次龍骨(14)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一卡件(51)靠近第二卡件(52)的槽鋼(53)與次龍骨(14)之間的距離;兩相對的槽鋼(53)的槽底開設有水平的活動槽(531),所述活動槽(531)向遠離兩槽鋼(53)槽底連接處的方向貫穿槽鋼(53)的槽底;所述卡扣件(8)固定設置在第一卡件(51)遠離第二卡件(52)的槽鋼(53)朝向次龍骨(14)的一側,所述卡扣件(8)的底板與槽鋼(53)焊接固定,第一卡件(51)遠離第二卡件(52)的一側與對拉螺母(32)之間設置有對拉墊片(33);所述第一卡件(51)的卡扣件(8)的底板的厚度等于第一卡件(51)遠離第二卡件(52)的槽鋼(53)和第一卡件(51)靠近第二卡件(52)的槽鋼(53)與次龍骨(14)的距離之差,當將卡扣件(8)安裝到次龍骨(14)上后,卡扣件(8)的底板與次龍骨(14)緊貼,第一卡件(51)靠近第二卡件(52)的槽鋼(53)與次龍骨(14)緊貼;
所述第二卡件(52)包括兩槽底傾斜相對且槽底豎直設置的槽鋼(53),所述槽鋼(53)的兩槽壁豎直相對,且槽壁為三角形;兩槽鋼(53)的槽壁和槽底之間焊接固定形成近三角形的第二卡件(52);第二卡件(52)朝向次龍骨(14)的一側與次龍骨(14)平行,所述第二卡件(52)遠離第一卡件(51)的槽鋼(53)與次龍骨(14)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卡件(52)靠近第一卡件(51)的槽鋼(53)與次龍骨(14)之間的距離;所述卡扣件(8)的底板與第二卡件(52)遠離第一卡件(51)的槽鋼(53)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卡件(52)的卡扣件(8)的底板的厚度等于第二卡件(52)遠離第一卡件(51)的槽鋼(53)和第二卡件(52)靠近第一卡件(51)的槽鋼(53)與次龍骨(14)的距離之差,當將卡扣件(8)安裝到次龍骨(14)上后,卡扣件(8)的底板與次龍骨(14)緊貼,第二卡件(52)靠近第一卡件(51)的槽鋼(53)與次龍骨(14)緊貼;
所述陰角固定構件(6)包括陰角扣件(61)以及將陰角扣件(61)與次龍骨(14)連接的卡扣件(8);所述陰角扣件(61)包括上下相對且呈L型的第一角鋼(62),所述第一角鋼(62)的開口朝向次龍骨(14),上下相對的所述第一角鋼(62)將上下間隔的兩次龍骨(14)夾在中間;所述第一角鋼(62)背離開口的一側分別水平固定設置有連接第一角鋼(62)兩豎直側壁的筋板(63);所述上下相對的筋板(63)之間利用第一連接板(64)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住總第四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住總第四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391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