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離式疊合板蜂窩組合梁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3661.2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44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呂俊利;李汝凱;姚宗健;亓勇;祝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建筑大學;山東建固特種專業工程有限公司;山東建大工程鑒定加固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4B5/02 | 分類號: | E04B5/02;E04B5/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疊合 蜂窩 組合 方法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分離式疊合板蜂窩組合梁及方法,包括:支撐梁,與支撐梁連接的疊合板;疊合板包括澆筑板和若干個分離式預制板,分離式預制板的頂部和支撐梁的頂部均由澆筑板覆蓋并連接;分離式預制板中具有桁架鋼筋,分離式預制板和澆筑板之間通過桁架鋼筋連接;澆筑板通過連接件連接支撐梁的至少一個平直面;可以減小預制工廠中模板的尺寸,縮短混凝土養護的時間以達到規定的強度,而且在預制混凝土板運輸和吊裝過程中更加方便。
技術領域
本公開屬于建筑結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建筑結構的分離式疊合板蜂窩組合梁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裝配式建筑中由于預制構件的使用,可以大大縮短建筑設計和施工時間,減少成本,節能環保,但裝配式結構中各個構件在結構設計、受力性能和施工工藝等方面還需細致研究。
發明人發現目前預制構件使用時由于采用整體結構設置,使得制作周期長,運輸吊裝困難,安裝過程復雜,混凝土施工量很大,且平整性能差,在長時間的損耗時不利于檢修和修復工作,對于后期維護成本高昂,尤其是整體式預制構件損壞后其防水保溫性能會大幅降低,難以修復,如何簡便施工和增強保溫防水性能是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目前,建筑設計施工中的梁大多采用現澆的梁板結構,現場模板制作、鋼筋搭設綁扎以及混凝土澆筑工作量大,且易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面對這樣的現狀,在裝配式建筑的基礎上需探索一種更加環保簡便的解決方案。
對此,如何減少施工現場大量的混凝土作業,從而減少混凝土的運輸和泵送;如何縮短混凝土養護的時間達到規定的強度,并且在預制混凝土板運輸和吊裝過程中更加方便;如何提高建筑的防水保溫性能,解決資源與環境問題,是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公開利用分離式疊合板和蜂窩鋼梁制作結構更加優良的組合梁,使其在建筑設計和施工方面更加簡潔便利,同時也更好的滿足建筑物結構方面的要求。分離式疊合板蜂窩組合梁將顯著提高建筑結構性能,簡化現場施工方式,對裝配式建筑的設計和建造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一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分離式疊合板蜂窩組合梁,包括:支撐梁,與支撐梁連接的疊合板;疊合板包括澆筑板和若干個分離式預制板,分離式預制板的頂部和支撐梁的頂部均由澆筑板覆蓋并連接;分離式預制板中具有桁架鋼筋,分離式預制板和澆筑板之間通過桁架鋼筋連接;澆筑板通過連接件連接支撐梁的至少一個平直面。
第二方面,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分離式疊合板蜂窩組合梁的制作方法,包括:
開孔得到帶孔的蜂窩鋼梁,并在蜂窩鋼梁上設置連接件;利用緊固件將若干個蜂窩鋼梁進行連接形成支撐梁;
在支撐梁上安裝預制板,利用找平儀器對預制板找平,調整預制板平整性;
在預制板和支撐梁上澆筑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形成澆筑板,完成分離式疊合板蜂窩組合梁的制作。
與現有技術對比,本公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公開由于分離式預制板的使用,解決了如何減少現場大量的混凝土作業,從而減少混凝土的運輸和泵送,節能環保的技術問題;采用尺寸不大的預制混凝土板,可以減小預制工廠中模板的尺寸,縮短混凝土養護的時間以達到規定的強度,而且在預制混凝土板運輸和吊裝過程中更加方便。
2、本公開的分離式的預制混凝土板可以充當部分模板,減少模板的使用和安裝時間;在工廠預制混凝土板時,可以更加方便的增加保溫和防水材料,實現結構更好的保溫和防水性能;解決了如何提高組合梁的防水性能問題;由于板內桁架鋼筋的使用,預制混凝土板和現澆混凝土板將連接成一個整體,使結構擁有了更好的整體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建筑大學;山東建固特種專業工程有限公司;山東建大工程鑒定加固研究院,未經山東建筑大學;山東建固特種專業工程有限公司;山東建大工程鑒定加固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36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