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光二極管外延片、芯片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93608.2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84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群;郭炳磊;葛永暉;董彬忠;李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32 | 分類號: | H01L33/32;H01L33/12;H01L3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呂耀萍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二極管 外延 芯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包括襯底(10)、緩沖層(20)、未摻雜氮化鎵層(30)、N型半導體層(40)、有源層(50)、P型半導體層(60)和插入半導體層(100),所述緩沖層(20)、所述未摻雜氮化鎵層(30)、所述N型半導體層(40)、所述有源層(50)、所述P型半導體層(60)依次層疊在所述襯底(10)上,所述插入半導體層(100)位于所述緩沖層(20)和所述未摻雜氮化鎵層(30)之間;所述插入半導體層(100)內具有多個空腔(200),每個所述空腔(200)貫穿所述插入半導體層(100);所述多個空腔(200)間隔分布在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為所述緩沖層(20)遠離所述襯底(10)的表面;每個所述空腔(200)的橫截面的面積沿遠離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先減小后增大,所述橫截面為所述空腔(200)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截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半導體層(100)包括第一子層(110)、第二子層(120)、第三子層(130)和第四子層(140),所述第一子層(110)、所述第二子層(120)、所述第三子層(130)、所述第四子層(140)依次層疊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子層(110)的致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子層(120)的致密度,所述第二子層(120)的致密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層(130)的致密度,所述第三子層(130)層的致密度大于所述第四子層(140)的致密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層(110)的生長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層(120)的生長速度,所述第一子層(110)的生長溫度低于所述第二子層(120)的生長溫度,所述第一子層(110)生長時氫氣體積所占比例小于所述第二子層(120)生長時氫氣體積所占比例;
所述第二子層(120)的生長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子層(130)的生長速度,所述第二子層(120)的生長溫度低于所述第三子層(130)的生長溫度,所述第二子層(120)生長時氫氣體積所占比例小于所述第三子層(130)生長時氫氣體積所占比例;
所述第三子層(130)的生長速度小于所述第四子層(140)的生長速度,所述第三子層(130)的生長溫度高于所述第四子層(140)的生長溫度,所述第三子層(130)生長時氫氣體積所占比例大于所述第四子層(140)生長時氫氣體積所占比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層(110)、所述第二子層(120)、所述第三子層(130)、所述第四子層(140)之間在生長速度、生長溫度、以及生長時氫氣體積所占比例上的差異滿足如下等式:
V2=V1*(1-10%)N;
T2=T1+a*N;
P2=P1*(1+b)N;
其中,V2為兩個子層中致密度高的子層的生長速度,V1為兩個子層中致密度低的子層的生長速度;N為變化系數,N為正數;T2為兩個子層中致密度高的子層的生長溫度,T1為兩個子層中致密度低的子層的生長溫度;a為變化溫度,5℃≤a≤20℃;P2為兩個子層中致密度高的子層生長時氫氣體積所占比例,P1為兩個子層中致密度低的子層生長時氫氣體積所占比例;b為變化比例,10%≤b≤30%。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層(110)、所述第二子層(120)、所述第三子層(130)、所述第四子層(140)中均摻有雜質,所述第一子層(110)中雜質的摻雜濃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層(120)中雜質的摻雜濃度,所述第二子層(120)中雜質的摻雜濃度大于所述第三子層(130)中雜質的摻雜濃度,所述第三子層(130)層中雜質的摻雜濃度小于所述第四子層(140)中雜質的摻雜濃度。
6.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層(11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子層(120)的厚度,所述第二子層(12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層(130)的厚度,所述第三子層(130)層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子層(140)的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未經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360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