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SU輸出電壓控制方法、系統及相關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92309.7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73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0 |
| 發明(設計)人: | 羅嗣恒;李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0 | 分類號: | G06F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劉志紅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su 輸出 電壓 控制 方法 系統 相關 組件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PSU輸出電壓控制方法,包括:獲取第一PSU、第二PSU對應的信息,信息包括工作狀態及功耗;根據信息選擇第一偵測點或第二偵測點作為目標偵測點,第一偵測點為靠近PSU連接器端的偵測點,第二偵測點為靠近主板遠端負載的偵測點;根據目標偵測點所在偵測鏈路得到的反饋電壓調節第一PSU和/或第二PSU的輸出電壓。本申請能夠避免任一PSU出現故障時,導致的供電電壓過低的風險,同時,還可以根據服務器整機系統的負載情況,對第一PSU和/或第二PSU的輸出電壓進行控制,保證PSU供電電壓平穩。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PSU輸出電壓控制裝置、電子設備及計算可讀存儲介質,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服務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PSU輸出電壓控制方法、系統及相關組件。
背景技術
伴隨云計算應用的發展,通常的服務器結構形態均以2U機箱為主,部署在機房機架上。由于互聯網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服務器業務流量越來越大,對服務器數據處理的吞吐量和負荷及工作穩定性也越來越高,尤其是供電方面,通常采用1+1冗余PSU(PowerSupply Unit,電源供應單元)來給服務器整機系統供電,用以保證當其中一個PSU出現故障時,另一個PSU能夠自動頂上來滿足服務器整機系統供電需求,實現供電無縫切換,保障系統供電的可靠性。
但是,隨著通用雙路服務器出貨量的增加,客戶端業務量的增大,PSU出現故障的概率也在增加。如當服務器系統在滿負荷工作時,若此時有一個PSU因故障停止供電,這時,另一個PSU會承載整個系統供電負荷。現有方案中,針對PSU的12v電壓偵測點是將兩個PSU的電壓偵測引腳互聯在一起,且電壓偵測點選在進入主板的近端位置,由于系統負載壓力沒變,在故障前,供電的鏈路由兩個PSU并行供電,故障后,切換為單PSU供電,從PSU到電壓偵測點位置的供電鏈路壓降變大,會帶來由雙PSU到單PSU切換過程中,給服務器整機系統的遠端硬盤供電1帶來電壓跌落的風險,影響到用戶正常業務。此外,在服務器系統滿載時,負載端的電壓會降低,但是設于近端位置的電壓偵測點不能很好地偵測到靠近負載端的電壓,無法及時對PSU的輸出電壓調節。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PSU輸出電壓控制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計算可讀存儲介質,能夠避免任一PSU出現故障時,導致的供電電壓過低的風險,同時,還可以根據服務器整機系統的負載情況,對第一PSU和/或第二PSU的輸出電壓進行控制,保證PSU供電電壓平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PSU輸出電壓控制方法,包括:
獲取第一PSU、第二PSU對應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工作狀態及功耗;
根據所述信息選擇第一偵測點或第二偵測點作為目標偵測點,所述第一偵測點為靠近PSU連接器端的偵測點,所述第二偵測點為靠近主板遠端負載的偵測點;
根據所述目標偵測點所在偵測鏈路得到的反饋電壓調節所述第一PSU和/或所述第二PSU的輸出電壓。
優選的,所述獲取第一PSU、第二PSU對應的信息的過程具體包括:
通過BMC獲取第一PSU、第二PSU對應的信息。
優選的,所述根據所述信息選擇第一偵測點或第二偵測點作為目標偵測點的過程具體包括:
當存在為異常工作狀態的所述第一PSU或所述第二PSU,將所述第二偵測點作為目標偵測點。
優選的,所述根據所述信息選擇第一偵測點或第二偵測點作為目標偵測點的過程具體包括:
當所述第一PSU的功耗和/或所述第二PSU的功耗大于重載功耗閾值,將所述第二偵測點作為目標偵測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230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