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和有機廢物混合物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1607.4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8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哲;王鑫;昝大鑫;呂云飛;鄧宏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保稅區慧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45/02 | 分類號: | C10G45/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潤桐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吳筱娟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市張***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廢物 混合物 加工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油和有機廢物混合物的加工方法,涉及有機廢物回收處理領域。本申請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混料;液相加氫,對加氫混合物進行液相加氫反應,液相加氫反應的的壓力為50?250bar,液相加氫反應的反應溫度為300?500℃,氫油比為100?1500標立/噸油。本申請通過將舊油、廢油或廢料混入基于石油的渣油或重油中作為加氫原料,通過加氫反應生產成品油,成品油的性質基本上取決于渣油中的產品,解決了舊油、廢油或廢料中油和有機廢物混合物處理工藝復雜的問題,同時避免了將舊油、廢油或廢料處置于堆放場或通過熱燃燒工藝時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有機廢物回收處理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油和有機廢物混合物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含有重油、渣油或廢油等組分的原料的一種處理方法是進行加氫處理。在上述工藝中,將原料與氫氣在一個或多個液相加氫反應器中反應,并且可以通過加入助劑促進其反應轉化。根據原料來源,所需的轉化程度和結焦傾向,可以選擇廉價且一次性使用的助劑,助劑為多孔物質,例如來自無煙煤或褐煤的活性炭、來自重油的炭黑、爐灰等多孔且比表面積大的物質,也可以采用輔助硫酸鐵、氧化鐵、硫化鉬等催化功能的鹽類。通過液相加氫,原料油可以轉化為有價值的液相烴產物,比如汽油,柴油和蠟油等組分的粗制油品。
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廢油的來源復雜,常常會混入有機或合成物質(如廢物和生物質)。在這種情況下,常用的處理方式是將原料中的油和有機廢物精細的分散后,再將原料油送至液相加氫反應器中在高溫高壓操作條件下進行加氫反應。一般來說,對于含有有機雜質的廢油、污泥等物質,一般都通過焚燒手段處理,附加值極低,而且焚燒后的固體或廢氣等必須特殊處理才能夠排放或填埋,成本高而且對環境不友好。
所以,現有技術中缺少一種處理油和有機廢物混合物的加工方法。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和有機廢物混合的加工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油和有機廢物混合物處理流程復雜的問題,優化處理流程,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油和有機廢物混合物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混料:制備包含以下組分的加氫混合物:
a、重油、渣油或者兩者的混合物;
b、舊油、廢油或者兩者的混合物;和/或
c、含有天然或合成有機化合物的有機廢物或混合物,該有機化合物包含未交聯或交聯的碳鏈;
液相加氫,對加氫混合物進行液相加氫反應,液相加氫反應的的壓力為50-250bar,液相加氫反應的反應溫度為300-500℃,氫油比為100-1500標立/噸油。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申請實施例通過將舊油、廢油或廢料混入基于石油的渣油或重油中作為加氫原料,通過加氫反應生產成品油,成品油的性質基本上取決于渣油中的產品,解決了舊油、廢油或廢料中油和有機廢物混合物處理工藝復雜的問題,同時避免了將舊油、廢油或廢料處置于堆放場或通過熱燃燒工藝時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
進一步地,根據本申請實施例,其中,組分b的原料為含固的含多氯聯苯或鹵素的廢油、變壓器油、液壓油、排污油、艙底油、油箱清潔殘留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根據本申請實施例,其中,組分c的原料為市政污泥、油漆污泥、含鹵素的溶劑或其蒸餾殘留物、循環工藝溶劑、化學清潔廠的有機殘留物、零件或清潔槽除脂中的有機殘留物、塑料或用過的塑料或塑料生產中產生的廢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根據本申請實施例,其中,組分b和/或組分c與組分a在混料器中混合成加氫混合物。
進一步地,根據本申請實施例,其中,組分a與組分b之間的重量比為100:1-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保稅區慧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保稅區慧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16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