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新型單層介質波導濾波器負耦合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691514.1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16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霍新平;何婉婧;尹汐漾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烽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鐳迪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1/20 | 分類號: | H01P1/20;H01P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chuàng)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qū)高新六路***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單層 介質波導 濾波器 耦合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單層介質波導濾波器負耦合裝置,涉及無線通信領域。該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介質波導諧振腔(22)側面的第一負耦合窗口(24);設置在第二介質波導諧振腔(12)側面的第二負耦合窗口(14);第一介質波導諧振腔(22)包含第一負耦合窗口(24)的側面的電磁屏蔽層與第二介質波導諧振腔(12)包含第二負耦合窗口(14)的側面的電磁屏蔽層連接,本方案通過該結構實現(xiàn)了介質波導濾波器體積小、插損小、承受功率大、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單層介質波導濾波器負耦合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5G通信系統(tǒng)對基站設備小型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介質波導濾波器因其體積小、插損小、承受功率大、成本低等優(yōu)勢成為了未來替代傳統(tǒng)的腔體濾波器主流應用方案。
目前業(yè)界常用的介質波導濾波器是單層結構方案,性能差,耦合精度不高,而且也不利于批量生產(chǎn)。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單層介質波導濾波器負耦合裝置。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單層介質波導濾波器負耦合裝置,包括:
設置在第一介質波導諧振腔側面的第一負耦合窗口;設置在第二介質波導諧振腔側面的第二負耦合窗口;
所述第一介質波導諧振腔包含所述第一負耦合窗口的側面的電磁屏蔽層與所述第二介質波導諧振腔包含所述第二負耦合窗口的側面的電磁屏蔽層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過在第一介質波導諧振腔側面設置第一負耦合窗口,在第二介質波導諧振腔側面設置第二負耦合窗口,第一介質波導諧振腔與第二介質波導諧振腔通過在各自的側面電磁屏蔽層連接的結構,實現(xiàn)了介質波導濾波器體積小、插損小、承受功率大、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第一耦合窗口包括:矩形的非電鍍區(qū)域和嵌套在非電磁屏蔽層的預設形狀的電磁屏蔽層區(qū)域;所述第二負耦合窗口與所述第一耦合窗口具有相同結構;
所述第一負耦合窗口與所述第二負耦合窗口連接,避開矩形的非電鍍區(qū)域。
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過第一負耦合窗口與所述第二負耦合窗口避開矩形的非電鍍區(qū)域連接的結構實現(xiàn)了介質波導濾波器在干壓成型還是金屬化上,制作難度都大大減小,制作精度也可以輕松保證,有利于量產(chǎn)效率和制造良率的提升。
進一步,所述預設形狀可以包括T型、E型或修改加載部位后的T型。
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過T型、E型或修改加載部位后的T型的形狀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負耦合。
進一步,所述第一負耦合窗口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介質波導諧振腔厚度的1/2;所述第二負耦合窗口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介質波導諧振腔厚度的1/2。
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過第一負耦合窗口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介質波導諧振腔厚度的1/2,第二負耦合窗口的長度大于第二介質波導諧振腔厚度的1/2,使得本方案相比較現(xiàn)有的負耦合結構制作更加簡單。
進一步,還包括:加大加載部位尺寸的非電鍍區(qū)域、使得總長減小到1/4波長的所述第一負耦合窗口;
加大加載部位尺寸的非電鍍區(qū)域,使得總長減少到1/4波長的所述第二負耦合窗口。
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過增加加載部位尺寸的非電鍍區(qū)域的面積,使得負耦合效果更好,相比較現(xiàn)有的結構制作結構也更加簡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烽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鐳迪昇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西安烽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鐳迪昇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15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