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超重力模型試驗的加熱制冷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1343.2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73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蕊;詹良通;梁騰;趙宇;陳云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重力 模型 試驗 加熱 制冷系統 | ||
1.一種應用于超重力模型試驗的加熱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
包括旋轉接頭(3)、溫度控制系統和驅動采集系統,溫度控制系統和驅動采集系統構成一個閉合的循環回路;溫度控制系統包括兩個分流器(4)、多個溫控閥(5)、空氣閥(6)和硅膠管(7);驅動采集系統包括冷卻循環水機(1)、流量計(10)、多級離心泵(8)、溫度傳感器(11)和溫度數據采集器(12);驅動采集系統安裝在超重力離心機之外,多級離心泵(8)的輸出端和冷卻循環水機(1)的輸入端連接,冷卻循環水機(1)的輸出端經流量計(10)連接到旋轉接頭(3),多級離心泵(8)的輸入端和旋轉接頭(3)連接;冷卻循環水機(1)內部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1),溫度傳感器(11)與溫度數據采集器(12)相連;旋轉接頭(3)安裝在超重力離心機的主軸底座上,旋轉接頭(3)經中間連接管道和溫度控制系統的輸入端、輸出端連接,溫度控制系統安裝在超重力離心機的吊籃上;兩個分流器(4)分別作為入口側和出口側,兩個分流器(4)的集合端口分別作為溫度控制系統的兩端,兩個分流器(4)以各自的一個分流端口分別連接到能量樁硅膠管的兩端,能量樁硅膠管預埋入能量樁(9)內部,能量樁硅膠管和能量樁(9)共同形成一個地下能源結構,兩個分流器(4)連接有多個地下能源結構,兩個分流器(4)在連接地下能源結構后各自剩余的分流端口之間通過硅膠管(7)對應連接;溫控閥(5)和空氣閥(6)安裝在溫度控制系統入口側的分流器(4)一側的分流端口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超重力模型試驗的加熱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冷卻循環水機(1)的輸出端和多級離心泵(8)的輸入端均經旋轉接頭(3)在超重力離心機運行下分別和溫度控制系統的輸入端、輸出端連通,使得溫度控制系統的熱水輸入端和冷卻循環水機(1)的輸出端始終連接,溫度控制系統的冷水輸出端和多級離心泵(8)的輸入端始終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超重力模型試驗的加熱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級離心泵(8)和旋轉接頭(3)之間以及溫度控制系統和旋轉接頭(3)之間均通過尼龍管(2)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超重力模型試驗的加熱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樁(9)安裝在超重力離心機吊籃內的測試土體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超重力模型試驗的加熱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循環水機(1)的輸出端對多級離心泵(8)泵過來的水進行加熱或者制冷后輸出,經旋轉接頭(3)后流通導入溫度控制系統的入口端的一個分流器(4)中,一部分水經能量樁(9)傳導到測試土體,另一部分經硅膠管(7)流通到溫度控制系統的出口端的另一個分流器(4)中,然后流出后再經旋轉接頭(3)后流通導入回到多級離心泵(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134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天線輻射單元及寬頻基站天線
- 下一篇:一種船舶舷側線型外板開孔劃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