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其制備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0113.4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93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袁振樂;金政御;陳麗云;盧杭;喻琮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7/38 | 分類號: | C08G77/38;C09J11/08;C09J18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秉文同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59 | 代理人: | 陳少麗;張文武 |
| 地址: | 3116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型 液體 硅橡膠 增粘劑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一方面公開了一種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含氫聚硅氧烷和含苯乙烯基的酯類化合物在含鉑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反應完成加入抑制劑,得到增粘劑。本發明還提供了由上述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以及該增粘劑的應用。本發明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工藝方法簡單,一步法合成工藝,后續旋蒸后即得增粘劑成品,而且成本低。該增粘劑添加到加成型液體硅橡膠中,不用額外再添加其它粘結助劑即可極大的增加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對PC、PET、PPSU等塑料基材的粘結性,而且不影響其對金屬模具的脫模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加成型液體硅橡膠粘結塑料基材增粘劑、其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加成型液體硅橡膠注射成型工藝簡單,成型快,無毒無害,廣泛應用于汽車部件、電子電器、嬰幼制品、餐具等領域。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因其自身的惰性使得其與大部分基材的粘結性都較差,為了提高其與基材的粘結性,大部分使用底涂劑預先對粘結基材表面進行預處理,這往往會帶來工序繁瑣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另外一種常用的方法是添加增粘劑在液體硅橡膠中來提高其與基材的粘結,比用底涂劑的方法要工藝簡單而且環保,成為了當下研究液體硅橡膠粘結基材領域的熱點。
在液體硅橡膠中添加增粘劑能夠實現其與塑料基材的粘結,但有時往往對金屬也有很好的粘結性,不具有選擇性。現在公開的較多的關于對加成型液體硅橡膠有粘結性的組合物是包含環氧基和Si-H基的粘合助劑及合成的特定有機氫聚硅氧烷和可水解的有機硅化合物,對塑料及不銹鋼都有粘結性,添加這類增粘劑會使得制品不能很好的從模具上脫落下來,從而造成制品缺陷;還有一種技術是添加羥基乙烯基硅油及各類硅烷偶聯劑和粘結助劑來實現液體硅橡膠和塑料基材粘結的,成本高,添加助劑多,配方體系復雜;再例如專利CN110922601A中提到的一種粘結助劑,通過四步法合成工藝,工藝復雜繁瑣,而且該專利文中提到合成的粘結助劑要配合乙烯基苯基硅油來實現對塑料PC的粘結,然而乙烯基苯基硅油會帶來成本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增粘劑合成工藝復雜、成本高且粘結選擇性差的問題。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含氫聚硅氧烷和含苯乙烯基的酯類化合物在含鉑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反應完成加入抑制劑,得到增粘劑。
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方法,反應溫度為30~70℃,反應時間為30min~120min;優選地,所述抑制劑在室溫下加入。
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方法,所述含氫聚硅氧烷和含苯乙烯基的酯類化合物按照nH:nVi=1:1~5:1的比例反應。
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方法,以含氫聚硅氧烷和含苯乙烯基的酯類化合物的總重量為基準,所述含鉑催化劑的加入量為3~10ppm,所述抑制劑的添加量為1000~3000ppm。
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方法,所述含氫聚硅氧烷為至少含有2個氫原子與Si直接相連接的聚硅氧烷,所述的氫原子位于鏈端,或者鏈端與側鏈同時含有與Si直接相連的氫原子;優選地,所述含氫聚硅氧烷的含氫量為0.1~1.6%;更優選地,所述含氫聚硅氧烷為四甲基四氫環四硅氧烷、線性有機聚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種。
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方法,所述含苯乙烯基的酯類化合物為對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間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中的任意一種。
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增粘劑的制備方法,所述的含鉑催化劑為氯鉑酸的異丙醇溶液、氯鉑酸-1、3、5、7-四乙烯基-1、3、5、7-四甲基-環四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01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存儲介質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氣動球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