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烹飪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84328.5 | 申請日: | 2020-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7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廚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43/07 | 分類號: | A47J43/07;A47J4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能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17 | 代理人: | 戴滿濤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烹飪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智能烹飪設備,該智能烹飪設備包括:機座,具有上下相對設置的承載面和底面;攪拌容器,裝配于所述承載面;常規底腳,包括第一支腳和中空的減振部,所述第一支腳上端裝配于所述底面、下端活動插接于所述減振部的空腔內;以及吸盤底腳,包括第二支腳和吸附部,所述第二支腳上端裝配于所述底面下端與所述吸附部固接,所述吸附部下端具有一自下而上凹陷的吸附面;其中,所述常規底腳和所述吸盤底腳共計設有至少三個,分別于所述底面間隔排布。本發明技術方案大大減輕了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晃動,同時,也提高了設備在潮濕桌面運行時的穩定性、以及降低運行過后設備搬運的困難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烹飪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烹飪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改善智能烹飪設備在工作過程中,因攪拌刀的攪拌,而產生大幅度的晃動、甚至傾倒的情況,眾廠家紛紛提出能夠有效減小機器振幅的底腳。現有技術中,吸盤常作為一種真空吸附吊具,但是吸盤本身自帶的彈性和吸附性具有較好的減振效果,可作為一種減振底腳運用在智能烹飪設備上。在通常情況下,智能烹飪設備采用全吸盤式底腳,能夠減輕設備工作過程中的晃動,達到良好的減振效果,但是,如果設備被放置在潮濕的桌面上,吸盤容易發生平滑,反倒可能加劇設備晃動,甚至導致設備發生傾倒;另外,智能烹飪設備底部多點固定吸附于桌面,也會造成用戶抬起設備困難,繼而降低設備搬運的便捷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智能烹飪設備,旨在降低設備運行時的晃動,提高設備在潮濕桌面上運行時的穩定性、以及降低運行過后設備搬運的困難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智能烹飪設備,包括:機座,具有上下相對設置的承載面和底面;攪拌容器,裝配于所述承載面;常規底腳,包括第一支腳和中空的減振部,所述第一支腳上端裝配于所述底面、下端活動插接于所述減振部的空腔內;以及吸盤底腳,包括第二支腳和吸附部,所述第二支腳上端裝配于所述底面下端與所述吸附部固接,所述吸附部下端具有一自下而上凹陷的吸附面;其中,所述常規底腳和所述吸盤底腳共計設有至少三個,分別于所述底面間隔排布。
可選地,所述常規底腳和吸盤底腳分別設有兩個,且兩所述常規底腳與兩所述吸盤底腳分別位于所述底面上的前側區域和后側區域。
可選地,兩所述常規底腳之間的連線與兩所述吸盤底腳之間的連線呈并行設置。
可選地,兩所述常規底腳相對于所述底面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線呈對稱設置;和/或兩所述吸盤底腳相對于所述底面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線呈對稱設置。
可選地,兩所述常規底腳與兩所述吸盤底腳均靠近所述底面的邊緣設置。
可選地,所述常規底腳與所述吸盤底腳共計設有三個,且任意相鄰兩底腳之間相對所述底面中心的圓心角等于120°。
可選地,所述第二支腳下端與所述吸附部上端可拆卸連接。
可選地,所述吸附部上端設有一開口朝上的固定插槽,所述第二支腳下端通過所述開口插設于所述固定插槽中。
可選地,所述固定插槽的槽壁沿水平方向凹陷形成一環形卡接槽,所述第二支腳下端設有與所述環形卡接槽相適配的防脫凸環,所述防脫凸環適配卡接于所述環形卡接槽。
可選地,所述減振部的空腔底壁凸設有彈性結構,以彈性緩沖所述第一支腳的振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廚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廚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843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