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光電致發光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80775.3 | 申請日: | 2020-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70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馬曉宇;劉志遠;張國旭;王海迪;郎興旺;盧振陽;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來德(上海)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F15/00 | 分類號: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電致發光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機光電致發光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將其用于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作為其中的電子傳輸層,所制得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驅動電壓明顯降低,發光效率以及壽命得到顯著提高使得器件的發光效率以及亮度提高;且本發明提供的有機發光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合成步驟簡單,產物提純容易、純度高、產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電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有機光電致發光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1987年,鄧青云博士報道了基于有機發光材料的電致發光二極管技術,主要采用真空蒸鍍的方式,制備具有傳輸層和發光層的雙層器件,量子效率提高至1%,在低于10V的工作電壓下可達到1000cd/m2的亮度,引起了世界科學愛好者的廣泛關注,推動有機電致發光技術向實用化階段邁進的步伐。電致發光器件具有全固態結構,有機電致發光材料是構成該器件的核心和基礎。新材料的開發是推動電致發光技術不斷進步的源動力。對原有材料制備和器件優化也是現在有機電致發光產業的研究熱點。
磷光發光現象自從發現以來,一直受到大家的追崇,因為磷光材料的發光效率明顯高于熒光發光效率,從理論上能達到100%的發光效率,所以很多科研機構都在加大磷材料的研發力度,試圖通過磷光材料來加快產業化發展。但是由于磷光材料合成價格比較高,合成工藝要求比較高,并且在合成過程中容易污染環境,其提純要求比較高,效率低。因此,如何改進發光材料使其達到更好的效果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以及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具有較高的發光效率和壽命。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結構式如下所示:
式中:過渡金屬Ir左側為輔助配體Ⅰ,右側為主配體Ⅱ;
X1、X2、X3、X4和X5選自C或N,且至少有一個選自N;
R1、R2、R3、R4、R5、R6、R7獨立地選自氫、氘、硝基、氨基、羥基、鹵素、氰基、巰基、烷基、烷氧基、烯烴基、炔烴基、芳基或芳族雜環基。
優選的,所述鹵素為氟、氯、溴或碘;所述烷基選自碳原子數為1~8的烷基,所述烷氧基選自碳原子數為1~8的烷氧基,所述烯烴基選自碳原子數為2~6的烯烴基,所述炔烴基選自碳原子數為2~6的炔烴基,所述芳基選自碳原子數為6~18的芳基,所述芳族雜環基選自碳原子數為4~12的芳族雜環基。
優選的,所述烷基選自直鏈烷基、支鏈烷基、環烷基、至少含有一個取代基取代的直鏈烷基、至少含有一個取代基取代的支鏈烷基或至少含有一個取代基取代的環烷基。
優選的,所述取代基獨立地選自氘、硝基、氨基、羥基、鹵素、氰基、羰基和巰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所述芳基選自未取代的芳基或至少含有一個取代基的芳基;所述芳族雜環基獨立地選自未取代的芳族雜環基或至少含有一個取代基的芳族雜環基。
優選的,所述取代基獨立地選自氘、硝基、氨基、羥基、鹵素、氰基、羰基和巰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所述主配體Ⅱ選自以下結構式中任意一種:
具體的,所述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結構選自以下式(L001)~(L090)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來德(上海)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奧來德(上海)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8077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預焙陽極爐室的環形排煙自動滅火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