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活性染料染色殘液硫酸鈉促染劑資源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80595.5 | 申請日: | 2020-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52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挺;岳軍;葉海林;李炫瑩;胡明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藍然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3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棟;張法高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性染料 染色 硫酸鈉 促染劑 資源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活性染料染色殘液的處理方法,尤其是一種活性染料染色殘液硫酸鈉促染劑資源化的方。該方法中,染色殘液先經過格柵過濾,預調節pH后進行冷卻處理,冷卻降溫后通過多介質過濾器、超濾處理,超濾濃水進入生化系統處理,超濾產水進入一級電滲析處理,一級電滲析濃水進入二級電滲析處理,二級電滲析濃水回用至染色工藝作為促染劑,一級、二級電滲析淡水進入反滲透系統處理,濃水回用作為超濾進水,產水可直接進行回用。所述方法運行條件溫和,自動化程度高,基建設施簡單。本發明解決了高鹽、高COD、高pH活性染料染色殘液難處理,硫酸鈉促染劑難回收的問題,整體工藝綠色環保,大幅降低了活性染料染色殘液的治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印染廢水清潔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活性染料染色殘液硫酸鈉促染劑資源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和加工基地,纖維加工總量占世界纖維產量的50%,是紡織生產加工大國。紡織印染行業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行業。其能耗約占全國產業總量的4.4%,水耗約占8.5%。紡織行業巨大的耗水量導致其成為了工業廢水排放大戶,其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的11%左右,每年約有20~23億噸。印染是紡織工業的最主要價值創造環節,同時也是整個產業鏈最重要的污染來源。其廢水排放量占紡織業廢水七成以上,纖維的前處理、染色印花以及后整理過程是印染廢水產生的主要工藝,印染的工藝流程與廢水來源如圖1所示。
活性染料染色殘液是一種典型的染色廢水,其所含的物質比較復雜,包括部分無機物和大量的殘余活性染料及其他有機雜質(助劑、色素、纖維素的共生物)等,典型水質特點有高pH、高COD、高色度、高含鹽等。
活性染料占染料生產總量的比例最大,其具有色澤鮮艷度好、色譜齊全、使用簡單、價格低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纖維素纖維和蛋白質纖維染色。活性染料含有水溶性的基團,在水中能電離形成染料陰離子,而纖維素纖維在染浴中帶負電荷,兩者間存在著靜電斥力,從而影響活性染料上染纖維素纖維,染料利用率不高。為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率,染色時要加入大量無機鹽(通常為硫酸鈉),抑制纖維素表面負電荷聚集和促進染料的吸附作用。因而,活性染料染色殘液中通常含有大量的無機鹽。同時,染色前需要先加入適量的堿劑進行處理,造成了染色殘液pH呈堿性,后續經中和處理后,含鹽量又會進一步升高。
染色殘液中含有大量的無機鹽離子會對生物產生抑制,阻礙微生物的生長,使微生物產生中毒反應,不利于采用生物方法對廢水中的COD進行降解;高鹽廢水會造成土壤板結,不利于植物繼續生長;大量鹽分排入生活環境勢必會導致大量淡水污染,造成淡水資源的進一步缺乏,危害人類的健康;活性染料自身水解反應導致約30%染料不能夠同與纖維共價鍵結合而進入殘液中,若排入水體將消耗溶解氧,破壞水生態平衡。
目前我國常見的染色廢水處理工藝組成為:前物化預處理(中和與絮凝)―厭氧生化處理―選擇器―好氧生化處理―后物化氧化―(膜處理)―達標排放。優點是脫色效果較好,后端采用膜處理技術減少了總廢水。缺點是高鹽活性染料廢水對生化微生物菌種要求較高,處理效率偏低;水中的無機鹽促染劑,化學助劑濃縮液無法繼續消解處理,大量的高濃電解質污水只能被直接排放或沖稀后排放進入江河,對生態造成重大破壞。
專利CN201510075856.X公開了一種活性染料的染色廢水回用染色方法。先混凝沉淀脫色,再添加碳酸鈉去除廢水中殘留的鈣鎂離子,取上清液添加硫酸中和其中多余的碳酸鈉,測定鹽度后適當補充活性染料與促染劑對殘液進行回用。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混凝沉淀脫色效果較差,活性染料水解產生的小分子有機物不易沉降;重新添加促染劑與活性染料,但廢水中仍存在其他雜質,多次循環回用后雜質會逐漸累積,纖維素纖維上染的效果無法得到保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藍然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藍然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805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移動支付方法、裝置及支付系統
- 下一篇:銀行賬號掛接方法、系統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