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相法乙醇制備2-戊酮的鍶-鉭-鈦三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80588.5 | 申請日: | 2020-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04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東元;扈廣法;孫育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9/89 | 分類號: | B01J29/89;B01J37/02;C07C45/00;C07C49/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億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王轉 |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相法 乙醇 制備 戊酮 金屬 氧化物 催化劑 及其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液相法乙醇制備2-戊酮的鍶-鉭-鈦三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100份計,所述催化劑由鍶1-5份,鉭1-3份,其余份數的Ti-MWW分子篩組成;
所述催化劑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得到的:
將Ti-MWW分子篩研磨,備用;
在牛磺酸等電點下,按照鍶原子與牛磺酸的摩爾比為1:1,將碳酸鍶加入牛磺酸水溶液中,得到碳酸鍶-牛磺酸混合液,同時,按照鉭原子與牛磺酸的摩爾比為1:1,將碳酸鉭加入牛磺酸水溶液中,得到碳酸鉭-牛磺酸混合液;然后將所述碳酸鍶-牛磺酸混合液與碳酸鉭-牛磺酸混合液混合,用稀鹽酸調節其pH至牛磺酸等電點,得到氨基酸金屬配合物溶液;
向所述氨基酸金屬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研磨好的Ti-MWW分子篩,室溫下浸漬12-48h,然后加熱至60-90℃二次凈化6-12h;
過濾,然后用等體積蒸餾水洗滌2-5次,干燥后焙燒,自然冷卻后即得所述催化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液相法乙醇制備2-戊酮的鍶-鉭-鈦三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由鍶5份,鉭1份,Ti-MWW分子篩94份組成。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Ti-MWW分子篩研磨,備用;
在牛磺酸等電點下,按照鍶原子與牛磺酸的摩爾比為1:1,將碳酸鍶加入牛磺酸水溶液中,得到碳酸鍶-牛磺酸混合液,同時,按照鉭原子與牛磺酸的摩爾比為1:1,將碳酸鉭加入牛磺酸水溶液中,得到碳酸鉭-牛磺酸混合液;然后將所述碳酸鍶-牛磺酸混合液與碳酸鉭-牛磺酸混合液混合,用稀鹽酸調節其pH至牛磺酸等電點,得到氨基酸金屬配合物溶液;
向所述氨基酸金屬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研磨好的Ti-MWW分子篩,室溫下浸漬12-48h,然后加熱至60-90℃二次凈化6-12h;
過濾,然后用等體積蒸餾水洗滌2-5次,干燥后焙燒,自然冷卻后即得所述催化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條件為在110-140℃下干燥4-6h。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燒的條件為在500-550℃下焙燒4-12h。
6.一種液相法乙醇制備2-戊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為:在漿態床反應器中,裝填催化劑,構成催化劑床層,以乙醇作為原料,在反應溫度50-60℃、反應壓力為常壓、重量空速0.1-1h-1的條件下通入所述漿態床反應器中,通過所述催化劑床層,經精餾制得2-戊酮;
其中,所述催化劑為權利要求1所述催化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液相法乙醇制備2-戊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為:在漿態床反應器中,裝填催化劑,構成催化劑床層,以乙醇作為原料,在反應溫度60℃、反應壓力為常壓、重量空速0.1h-1的條件下通入所述漿態床反應器中,通過所述催化劑床層,經精餾制得2-戊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8058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