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服務器PSU輔助變換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80508.6 | 申請日: | 2020-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34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畢勇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335 | 分類號: | H02M3/335;G06F1/26;G06F1/3203;G06F1/323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黃曉燕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服務器 psu 輔助 變換器 | ||
本發明涉及服務器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服務器PSU輔助變換器,包括控制芯片和變壓器,所述變壓器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且所述變壓器用于提供若干路輸出電壓;所述控制芯片的Vcc引腳與服務器PSU的I/O接口連接,原邊參考地與所述服務器PSU的輸出地連接,從而實現在多PSU冗余工作狀態下,關閉無需工作的PSU達到節省功耗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服務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服務器PSU輔助變換器。
背景技術
隨著5G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數據需要去快速處理,因此服務器行業發展的越來越迅速,而服務器PSU則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穩定性及能量損耗越來越得到重視。當多個PSU同時工作時,在某些狀態下無需所有PSU同時工作,此時會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此時可以通過關閉某些PSU來達到節省電能的目的。
目前,服務器PSU輔助變換器主要由第一主變換器提供能量,為控制芯片及控制電路等提供12V、5V、3.3V電壓,但是輔助變換器變壓器原邊控制部分的參考地不與外界大地相連,因此無法通過外界監測和控制該輔助源的工作情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服務器PSU輔助變換器,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輔助變換器變壓器原邊控制部分的參考地不與外界大地相連,無法通過外界監測和控制該輔助源的工作情況的問題。
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服務器PSU輔助變換器,包括控制芯片和變壓器,所述變壓器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且所述變壓器用于提供若干路輸出電壓;
所述控制芯片的Vcc引腳與服務器PSU的I/O接口連接,原邊參考地與所述服務器PSU的輸出地連接。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繞組連接有用于穩定輸出電壓的穩壓電路。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控制芯片的引腳Vcc與所述服務器PSU的I/O接口連接;
所述變壓器包含四路繞組,即一路原邊輸入繞組a、第一輸出繞組b、第二輸出繞組c和第三輸出繞組d,所述第一輸出繞組b、第二輸出繞組c、第三輸出繞組d分別提供12V、5V以及3.3V的電壓,并形成+14V電壓端、+5V1電壓端以及+5V電壓端。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服務器PSU輔助變換器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控制芯片與所述變壓器之間的用于控制流經所述原邊輸入繞組a電流的MOS管Q1;
所述控制芯片的引腳1引出的線路分別與所述原邊輸入繞組a的繞線端2、MOS管Q1的漏極連接,所述MOS管Q1的柵極與所述控制芯片的引腳2連接,所述MOS管Q1的源極接地。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引腳1與所述原邊輸入繞組a的繞線端2之間的線路上串接有第一電阻R1,所述引腳2與所述MOS管Q1的柵極之間的線路上串接有第二電阻R2;
所述引腳2與所述第二電阻R2之間的線路上設有第一電路節點和第二電路節點,所述第二電阻R2與所述MOS管Q1的柵極之間的線路上依次設有第三電路節點和第四電路節點,所述第一電路節點引出的線路依次串接第一二極管D1和第三電阻R3后與所述第三電路節點連接,所述第二電路節點引出的線路串接第四電阻R4后接地,所述第四電路節點引出的線路串接第五電阻R5后接地。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第六電路節點、第七電路節點和第八電路節點引出的線路分別串接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和第一電容C1后與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端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端與所述原邊輸入繞組a的繞線端2連接。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第一輸出繞組b的繞線端13串接第三二極管D3后與所述+14V電壓端連接,所述第一輸出繞組b的繞線端12串接第二電容C2后與所述+14V電壓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805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