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80486.3 | 申請日: | 2020-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8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謝傳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鴻富食用菌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白皮雞樅菌 培養 方法 | ||
1.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包括母種、原種、生產種的配制和仿野生林下人工種植,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種的配制步驟為:
(1)在無菌條件下對白皮雞樅菌的子實體實施孢子獲取法,得到子實體菌絲體,
(2)將子實體菌絲體轉接到經高壓滅菌后的培養基試管內,在15~22℃下培養,經15~24天得到成熟母種;
所述母種培養基的制作方法為:蓮籽殼100g,絲茅草100g,加入1000ml蒸餾水,先武火后文火煮25~35min,冷卻后過濾取汁,然后在汁液中加入白糖22g、瓊脂15~18g,加熱溶解,設定總溶液為1000ml,調至PH:5.5~6.8范圍內;
所述原種和生產種的培養基中含有木質素含量高于18%的蓮子殼、絲茅草、玉米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物;所述生產種的培養基中還包括農副產品的下腳料成分;
所述仿野生林下人工栽培所用的培養料為:木質素類和農副產品的下腳料的混合物,其中木質素類含70%~85%,含水量為62%~6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種的配制中培養基的組成為:蓮籽殼58%、絲茅草42%、石灰石膏粉3%,含水量62%~68%;PH:5.5~6.8范圍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種的配制中培養基的組成為:蓮籽殼65%、絲茅草25%、玉米芯10%、石灰石膏粉3%,含水量62%~68%;PH:5.5~6.8范圍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農副產品的下腳料成分為蓮子殼、稻草、麩皮和米糠、豆粕中的一種或多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種的培養基組成為:蓮籽殼50%、絲茅草35%、麩皮15%、石灰石膏粉3%,含水量65%~75%;PH:5.5~6.8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種的培養基組成為:玉米芯75%、蓮籽殼20%、豆粕5%、石灰石膏粉3%,含水量65%~70%;PH:5.5~6.8范圍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種的培養基組成為:絲茅草65%、蓮籽殼25%、麩皮10%、石灰石膏粉3%,含水量65%~70%;或玉米芯65%、蓮子殼27%、花生粕8%、石灰石膏粉3%,含水量65%~70%;PH:5.5~6.8范圍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野生林下人工栽培流程包括:拌料→裝袋→滅菌→接種→培養→轉色→覆土栽培,具體方法為:將培養料混合攪拌均勻、裝袋、滅菌、冷卻后接種得到菌棒內,將菌棒置于培養室內培養至成熟后移至林下仿野生人工覆土栽培。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皮雞樅菌菌絲生理完全成熟后,去掉菌棒塑料袋,覆土10~14cm栽培,培養土壤的PH為:6 .5~7 .0,培養溫度為18~23℃,濕度為72%~76%,晝夜溫差控制在8~12℃,出菇后柄長達到8~12cm時即可采摘烘干。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皮雞樅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野生林下人工栽培所用的培養料為:蓮籽殼65%、絲茅草25%、玉米芯10%、石灰石膏粉3%,含水量62%~68%;PH:5.5~6.8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鴻富食用菌研發有限公司,未經江西鴻富食用菌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8048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表征井間砂體變化的柵狀圖繪圖方法
- 下一篇:一種利用含油污泥制備陶粒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