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抗菌噴霧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80348.5 | 申請日: | 2020-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7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靳曉松;王先鋒;杜博超;紀新穎;朱建梅;李夢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馳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65/28 | 分類號: | A01N65/28;A01N65/36;A01N25/30;A01N25/06;A01P1/00;A61K8/92;A61Q17/00;A61Q19/00;A61P31/04;A61L9/013;A61L9/012;A61L101/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魏峯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區城橋鎮秀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然 植物 精油 乳液 抗菌 噴霧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抗菌噴霧及制備方法,由以下組分組成:10~40%植物精油微乳液和60~90%蒸餾水。本發明以天然植物材料提取精油為主要成分,并通過不同植物精油的復配達到了協同增效的目的,大大增強了抗菌效果,使噴霧具有廣譜抗菌性;同時也具備鎮靜安神、保濕護膚、去除異味以及提供香味的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抗菌日用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抗菌噴霧及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
市場上殺菌消毒液成分以乙醇、次氯酸居多,這類殺菌消毒液具有強刺激性、腐蝕性 等一系列安全隱患,經常有因使用酒精等消毒劑方法不當造成火災的報道。因此,殺菌消 毒劑適用場合很受限制,如果家里使用消毒液不當,會引起許多麻煩。考慮到實用性及便 利性,抗菌液噴霧產品是目前抗菌消毒產品的首選形式。
發明專利CN108991013A公開了一種噴霧納米防霉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由重量百分 比為光催化型無機抗菌劑:5~95%、植物源有機抗菌劑:5~95%、以及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制成的分散劑與由混合丙丁烷制成的拋射劑制備而成。該專利選用了光催化型材料納米級TiO2和納米銀作為抗菌劑,須有足夠的光照才能產生抗菌的效果,因此對其使用場景有限制。納米銀顆粒具有超強的滲透性,可迅速滲入皮下2mm殺菌,對普通細菌、頑固細 菌、耐藥細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較深處的組織感染均有良好的殺菌作用。但是含有納米銀的 產品可能會對消費者的健康存在潛在威脅,早在2013年年底,美國法院對美國自然資源 保護委員會(NRDC)指控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批準紡織品使用抗菌納米銀一案進行 了審理,最終裁定EPA核準美國紡織品制造商使用納米銀的行為不當,要求發回重新評估, 并限制公開宣傳把抗菌納米銀使用在服裝和其他紡織品上。該專利由于采用的是高壓灌裝 噴霧罐,需要加入丙烷、丁烷等化學品作為拋射劑,對人體有害,而且高壓噴灌在攜帶上 飛機、高鐵等領域會受到限制,同時在高溫的環境下(如存放在夏季陽光下暴曬的車內) 容易產生爆炸的危險。
發明專利CN107595883A一種消臭/抗菌/干爽/防霉四效合一袪腳臭噴霧及其制備方法 和應用,該噴霧屬于藥用噴劑,仍然以酒精為溶劑,存在上述分析的關于酒精抗菌消毒劑 的弊端,同時采用了植物提取物作為香精使用,只使用了植物提取物的增香功能。
植物精油,是植物的一種次生代謝產物,主要以花、綠色部分(葉片和莖)、樹皮、嫩枝、水果、果皮、種子或根等部位通過蒸餾、冷凍壓榨、萃取等方式提取出來的一類具 有揮發性髙且分子量小的油狀液體物質的總稱。植物精油不溶于水、多數為無色(或淡黃 色)的透明性物質,具有強烈的香味或氣味,在香精和香水行業得到大量應用。其成分種 類及含量往往與植物的生長環境、品種、采摘時間,及提取部位、提取方式等密切相關。
天然植物精油對日常生產生活中的致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如:薰衣草精油對單核 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常見的食物傳播性致病菌有很強的抑菌作用。薄荷精油 對腸炎沙門氏菌具有抑制作用。丁香精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 酵母、黑曲霉、青霉等食品常見污染菌有廣譜抑菌作用。荔枝種仁精油、紫蘇油、肉桂油、 桉葉油、芥子油、桂皮油、茴香油、胡椒油等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許多植物精油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抗菌消炎、解熱鎮痛、安神鎮靜、祛痰止咳平喘、 延緩衰老、抗腫瘤等。如柴胡精油、細辛精油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在臨床上已經取得了 較好的退熱效果。大蒜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大蒜素,有很強的抗菌、殺菌、降血脂、降血壓、抗病毒能力。薰衣草精油和薄荷精油中含具有抗菌性能的酚類和醇類,在治療頭皮病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馳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馳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803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