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生綠植與魚類共生的環保型水產養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75551.3 | 申請日: | 2020-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28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盛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G31/02;A01K63/10;A01K74/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31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生 魚類 共生 環保 水產 養殖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水生綠植與魚類共生的環保型水產養殖裝置,包括,包括池體和收集網,所述池體上表面外側開設有綠植養殖槽,所述池體的中部開設有魚類養殖槽,所述綠植養殖槽的底部開設有多個養殖孔,所述綠植養殖槽的內部設置有多個養殖盆,多個所述養殖盆的內部均設置有綠植,多個綠植的下端均延伸至魚類養殖槽的內部,所述魚類養殖槽的中部兩側均設置有限位板,多個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兩端均設置有第一滑板。該水生綠植與魚類共生的環保型水產養殖裝置,能夠對水產養殖魚與綠植進行共生養殖,同時也便于將水產養殖魚的排泄物推送到四周綠植的下方,便于供養綠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生綠植與魚類共生的環保型水產養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采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喂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其中專利號為CN110800680A公開了一種便于綠植水產魚共生的綠色環保型水產養殖裝置,該便于綠植水產魚共生的綠色環保型水產養殖裝置,方便對水產養殖魚與綠植進行共生養殖,同時也便于將水產養殖魚的排泄物推送到綠植養殖的綠植培養箱處,便于供養綠植,以及方便對水產養殖魚進行均勻的拋灑飼料,方便對水產養殖魚進行統一收集,提高工作效率,該方案仍存在缺陷:
該技術方案采用兩個毛刷將水產養殖魚的排泄物推送到綠植養殖的綠植培養箱處,便于供養綠植,但兩個毛刷僅能將水產養殖魚的排泄物向兩側推動,而無法將水產養殖魚的排泄物推到另外兩邊的綠植養殖的綠植培養箱處。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生綠植與魚類共生的環保型水產養殖裝置具備能夠對水產養殖魚與綠植進行共生養殖,同時也便于將水產養殖魚的排泄物推送到四周綠植的下方,便于供養綠植的優點,解決了兩個毛刷僅能將水產養殖魚的排泄物向兩側推動,而無法將水產養殖魚的排泄物推到另外兩邊的綠植養殖的綠植培養箱處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生綠植與魚類共生的環保型水產養殖裝置,包括池體和收集網,所述池體上表面外側開設有綠植養殖槽,所述池體的中部開設有魚類養殖槽,所述綠植養殖槽的底部開設有多個養殖孔,所述綠植養殖槽的內部設置有多個養殖盆,多個所述養殖盆的內部均設置有綠植,多個綠植的下端均延伸至魚類養殖槽的內部,所述魚類養殖槽的中部兩側均設置有限位板,多個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兩端均設置有第一滑板,兩個所述第一滑板的下端設置有收集網,同側的兩個所述第一滑板之間活動套接有連接桿,所述魚類養殖槽的兩側且位于對應的限位板的上端均開設有滑槽,兩個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均延伸至對應的滑槽的內部且,兩個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均轉動套接有滾輪,多個所述滾輪均與對應的滑槽旋轉滑動連接,兩個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均螺紋連接有螺紋環,多個所述螺紋環的外側一端均與對應的所述第一滑板7相抵,所述魚類養殖槽的底部開設有圓形凹槽,所述圓形凹槽的內部設置有轉盤,所述轉盤的下端固定設置有轉桿,所述轉桿的下端通過第一滾動軸承與所述圓形凹槽的底部轉動連接,所述轉盤的上表面兩側均固定設置有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設置有雙向絲桿,所述雙向絲桿的兩端均通過第二滾動軸承與對應的所述固定板轉動連接,所述雙向絲桿的左端延伸至對應的固定板的外側,左側所述固定板的外側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雙向絲桿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雙向絲桿的兩端均螺紋連接有第二滑板,兩個所述第二滑板的外側兩端均固定設置有推板,兩個所述推板的下表面均與所述轉盤的上表面相抵,所述池體的內部且位于魚類養殖槽的下方開設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內部設置有帶動所述轉盤轉動的旋轉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盛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盛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755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