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取芯鉆取氧、氮、氫分析試驗樣品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675461.4 | 申請日: | 2020-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5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舒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08 | 分類號: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國越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2 | 代理人: | 張熔舟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取芯鉆取氧 分析 試驗 樣品 加工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取芯鉆取氧、氮、氫分析試驗樣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取樣金屬試樣板用夾具固定,該取樣金屬試樣板的厚度為T;用直徑為Φ1的鉆頭在取樣金屬試樣板的正面的取樣位置預鉆孔,鉆孔的深度為H1;在取樣金屬試樣板反面,重復步驟二,在對應取樣位置預鉆孔,鉆孔的深度為H2,H1和H2滿足T=H1+H2+h,h為取樣圓柱體高度;用外徑為Φ2、內(nèi)徑為Φ3的空心鉆頭或者取芯鉆頭在取樣金屬試樣板的預鉆孔位置上進行鉆孔取樣。本發(fā)明提供的用取芯鉆取氧、氮、氫分析試驗樣品的加工方法,在加工O、N、H試樣時,操作簡單,節(jié)約了制樣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制樣簡潔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取芯鉆取氧、氮、氫分析試驗樣品的加工方法,屬于試驗樣品制樣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實驗室中,氧、氮、氫分析試驗柱狀樣品的加工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通過將試樣通過鋸、車等方式在低速下加工成棒樣,然后通過剪切成柱狀樣品。一般通過對試樣為棒狀直徑小于10mm以下產(chǎn)品加工時,采取此方式加工。此方法的缺點在于:用于板材類時,就必須先用鋸切等加工方式將樣品加工成矩形條狀,然后再車加工為圓;對直徑較粗的樣品加工時,由于需要防止樣品過熱發(fā)藍導致影響試樣后序分析檢測值,因此每次切削加工切削量要控制,從而增加切削次數(shù),造成加工時間過長。
2、對于片狀(板)類樣品進行試樣加工時,則采用砂布機(盤)先打磨兩端平臺去除氧化層,然后采取沖床沖取方式獲取柱狀樣品。此方法的缺點在于:如果樣品厚度較厚時,先要將樣品磨削到一定厚度時,才能沖片,否則沖頭易損壞,或沖加工出的試樣由于規(guī)格超出儀器測量試樣的厚度上限;當試樣硬度較高時,也會造成沖頭易損壞。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用取芯鉆取氧、氮、氫分析試驗樣品的加工方法,以克服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實驗室中,氧、氮、氫分析試驗柱狀樣品的加工方法的各種缺點,提供了一種用取芯鉆取氧、氮、氫分析試驗樣品的加工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取芯鉆取氧、氮、氫分析試驗樣品的加工方法,針對取樣金屬試樣板正反取樣面具有氧化層的試樣,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取樣金屬試樣板用夾具固定,該取樣金屬試樣板的厚度為T;
步驟二:用直徑為Φ1的鉆頭在取樣金屬試樣板的正面的取樣位置預鉆孔,鉆孔的深度為H1;
步驟三:在取樣金屬試樣板反面,重復步驟二,在對應取樣位置預鉆孔,鉆孔的深度為H2,H1和H2滿足T=H1+H2+h,h為取樣圓柱體高度,在鉆頭兩次鉆孔的過程中,已經(jīng)將取樣金屬試樣板正反面上的取樣位置的氧化層去除;
步驟四:用外徑為Φ2、內(nèi)徑為Φ3的空心鉆頭或者取芯鉆頭在取樣金屬試樣板的預鉆孔位置上進行鉆孔取樣。
進一步地,步驟二和三可以替換為對鉆方法:采用兩個直徑均為Φx的鉆頭,在取樣金屬試樣板正反兩面對應的取樣位置上,同時以相同參數(shù)速度預鉆孔,鉆孔的深度均為H,鉆孔深度H滿足T=H+H+h。
進一步地,在步驟一到四中,鉆頭和空心鉆頭或者取芯鉆頭鉆孔時,均采用液氮氣化后噴到鉆孔部位冷卻,防止因鉆孔過熱,造成氫從金屬中溢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武漢華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75461.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