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稻田小龍蝦反季節養殖提前上市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75061.3 | 申請日: | 2020-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8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奚業文;朱祖榮;陳虎;王如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和縣明信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1/59 | 分類號: | A01K61/59;A01G22/22;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聯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馮海玉 |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馬鞍山***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稻田 小龍蝦 季節 養殖 提前 上市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稻田小龍蝦反季節養殖提前上市的方法,通過稻田冬季冬桃擋風帶的構建、水中秸稈保溫發酵床、稻田早春升溫區的構建、小龍蝦秋放苗種的獲得與投放、冬季反季節肥水發酵提高水體溫度、冬季保溫區反季節投喂、早春季節的肥水、早春飼料投喂、井水暖流反季節提前上市的捕撈、春天提前達到上市規格、提高商品蝦規格與銷售價格,實現小龍蝦商品蝦滿足春季早期市場的需求,對提高稻田單位商品蝦產量和經濟效益意義重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小龍蝦稻田養殖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稻田小龍蝦反季節養殖提前上市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克氏原螯蝦隸屬節支動物門、甲殼綱、螯蝦科、原螯蝦屬,又名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以下統稱小龍蝦),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是目前蝦類養殖的主要品種。近幾年由于市場需求急劇增加,小龍蝦天然資源急劇減少,價格逐步走高,因此通過人工科學養殖來滿足市場需求。小龍蝦稻田養殖迅速發展,由于小龍蝦生存生長獨特的生物學特性,稻田養殖小龍蝦單產普遍不高,遠遠滿足不了市場消費者對優質商品蝦的需要,特別是春季早期市場商品小龍蝦更是緊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稻田小龍蝦反季節養殖提前上市的方法,通過稻田冬季“冬桃擋風帶的構建”、“水中秸稈保溫發酵床”、稻田早春升溫區的構建、小龍蝦秋放苗種的獲得與投放、冬季反季節肥水發酵提高水體溫度、冬季保溫區反季節投喂、早春季節的肥水、早春飼料投喂、井水暖流反季節提前上市的捕撈、春天提前達到上市規格、提高商品蝦規格與銷售價格,對提高稻田單位商品蝦產量和經濟效益意義重大,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稻田小龍蝦反季節養殖提前上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稻田冬季冬桃擋風帶的構建:選擇東西走向的長方形稻田,將稻田北側的田埂高度加到100cm,寬120cm;在田埂靠近稻田的一側種植冬桃,間距3~5米;在兩株冬桃之間,補種一排矮冬青,不斷剪枝控制其高度在1m~1.5m之間,和冬桃一起形成冬桃擋風帶;
步驟二:稻田早春升溫區的構建:在東西走向稻田的南側不開挖邊溝,春季控制稻田板面水位不超過30cm,白天在春天陽光的照射下,稻田南側水面迅速升溫,在稻田水溫較高的11︰00~15︰00,用循環水泵推動水體循環流動2小時以上;
步驟三:小龍蝦秋放苗種的獲得與投放:秋季,利用配套繁育早秋繁苗種,篩選規格在100尾/千克以上的大規格苗種,投放到稻田冬季保溫區,投放密度按整個稻田面積計算,數量5000尾/畝,50千克/畝;
步驟四:冬季反季節肥水,培育生物餌料,發酵提高水體溫度:在11月中旬畝施充分發酵的有機肥125千克,有機肥加EM菌密封發酵15天以上,培育適宜冬季的浮游生物,維持水體適宜的透明度,為小龍蝦提供活餌料,同時有機肥在水體發酵的時候會不停的發熱,提高周邊水體的溫度,協同增強冬季保溫區的保溫效果;
步驟五:冬季保溫區反季節投喂:通過步驟一、步驟二和步驟四的措施,冬季保溫區的水溫在5℃以上,則于上午11點左右,在稻田冬季保溫區投喂;投喂量為在田小龍蝦群體重量的1.5%~2.5%;
步驟六:早春季節的肥水:在3中旬畝施充分發酵的有機肥150千克,培育浮游生物,維持水體適宜的透明度,為小龍蝦提供活餌料;
步驟七:早春飼料投喂:時間從翌年3月下旬~4月底,根據稻田內天然餌料的多少進行投喂,每畝投飼量為2.1kg~3.0kg;每天16:00~17:00投飼1次,飼料以顆粒飼料為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和縣明信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未經和縣明信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750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