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螺旋藻抗菌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70404.7 | 申請日: | 2020-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83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承燕;張榮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 |
| 主分類號: | C08J5/18 | 分類號: | C08J5/18;C08L5/04;C08L89/00;C08L71/02;C08L1/28;C08K3/22;C08K5/053;C07K1/14;C12P21/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修斯文;蔡學俊 |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藻 抗菌 復合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螺旋藻抗菌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螺旋藻抗菌肽的制備:將螺旋藻粉加入到pH=7.0的磷酸鈉緩沖溶液中,反復凍融三次,4℃低溫冷凍離心30 min,然后取上清液,加入中性蛋白酶,20-70 ℃下酶解1-8 h,期間維持pH值在7.0,酶解液于95 ℃下水浴加熱10 min進行滅酶,再次4℃低溫冷凍離心30 min后,取上清液真空冷凍干燥,即得所述螺旋藻抗菌肽;
2)納米二氧化鈦的制備:用去離子水洗滌二氧化鈦并烘干,然后加入無水乙醇球磨48h,過濾后得到納米二氧化鈦;
3)復合膜的制備:將螺旋藻抗菌肽、納米二氧化鈦、成膜劑、增塑劑、分散劑加入到少量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形成的復合溶劑中溶解,然后加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形成的復合溶劑至溶液總體積為100 mL,攪拌后經低真空變頻超聲混勻,再倒入模具,于60 ℃干燥3 h,冷卻至室溫后揭下,即得所述螺旋藻抗菌肽復合膜;
步驟3)所述溶液中螺旋藻抗菌肽的含量為0.1-5 g/100mL、納米二氧化鈦的含量為1-5g/100mL、成膜劑的含量為0.5-5 g/100mL、增塑劑的含量為0.1-3 g/100mL、分散劑的含量為0.1-1.5 g/100mL;
所述低真空變頻超聲的真空度為100-300Pa,超聲功率為250W,超聲頻率變化范圍為20kHz~60kHz,變化方式為0.1-0.5s變化一次,每次變化100-200Hz,超聲總時間為30mi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抗菌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用螺旋藻粉與磷酸鈉緩沖溶液的質量體積比為1g:20m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抗菌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加入中性蛋白酶的量為0.01-0.03g/100m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抗菌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用二氧化鈦與無水乙醇的質量體積比為1g:20m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抗菌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復合溶劑中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的體積比為1:10-2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抗菌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劑為海藻酸鈉、明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中的任意一種;
所述增塑劑為丙三醇或山梨醇;
所述分散劑為聚乙二醇1000或聚乙二醇2000。
7.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螺旋藻抗菌肽復合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未經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7040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床調平裝置以及調平方法
- 下一篇:一種食品原料的出料成型單元及成型轉換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