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spring cloud和kubernetes的微服務數據治理架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64123.0 | 申請日: | 2020-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843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保平;謝超;王輝;尉建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匯通國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8/71 | 分類號: | G06F8/71;G06Q10/10;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專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王允輝 |
| 地址: | 510535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東區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spring cloud kubernetes 微服 數據 治理 架構 | ||
一種基于spring cloud和kubernetes的微服務數據治理架構,包括五部分:基礎設施層、資源調度層、應用層、集成部署和監控告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網數據治理架構,特別指一種基于spring cloud和kubernetes的微服務數據治理架構。
背景技術
由于電網的數據治理架構業務流程復雜,需要對各種類型的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和處理,不僅數據量大,而且數據類型復雜,包含計量數據、營銷數據、臺帳數據和GIS數據等,傳統的MVC架構和SOA架構很難支撐數據治理架構的開發、測試和運維需求。
傳統的單體業務架構在開發、部署顯得過于龐大,應用模塊之間耦合嚴重,數據庫單點問題嚴重,出現問題系統大面積不可用,數據庫關聯查詢、復雜SQL過多,導致優系統擴展困難和產品迭代周期效率低下,很小一個改動就需要涉及整個應用,很容易牽一發而動全身,版本質量很難控制。
面向服務的體系機構SOA過度依賴于企業服務總線。單點故障發生概率高,如果對系統拆分粒度過大,對于B/S架構的系統應用實用性不好,由于信息系統需求變動頻繁,采用SOA架構不但復雜,而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spring cloud和kubernetes的微服務數據治理架構。
本發明是一種基于spring cloud和kubernetes的微服務數據治理架構,從微服務架構、微服務發布流程和自動化運維三個方面分別說明:
微服務架構分為三層:基礎設施層、資源調度層和應用層。這三層是微服務治理的基礎核心架構,具體包含:
基礎設施:該層主要為資源調度層提供網絡、存儲、計算資源。
資源調度層:為整個架構的核心層,主要完成服務編排與資源管理,包括服務發現、自動伸縮、流量控制等,這層采用kubernetes+Docker技術
應用層:為架構業務提供服務,利用spring cloud開發的架構服務有數據采集服務、數據集成服務、數據清洗服務、主數據管理服務、流程管理服務、元數據管理服務、數據安全服務、數據展現服務和數據稽核服務等系統。
微服務發布流程從上線發布申請、上線發布審核、上線發布通知、灰度發布、上線發布驗證和上線發布。
上線發布系統是一個以Kubernetes架構操作為核心的上線流程可視化管理架構,通過直觀的頁面操作便可完成在容器架構服務的上線、審核、部署、審計等操作。引入了工作流程節點檢查的機制,通過角色的權限訪問控制的方式明確了資源使用的權限;通過日志數據分析,可以追蹤和回溯原來的版本,并不斷發現和總結問題。上線流程如下:研發人員提交上線審核,由相關業務線研發經理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通知運維維護人員和項目經理;架構維護人員發布完成上線,通知測試、研發進行線上灰度驗證,如果驗證未通過則執行回滾;如果驗證通過后則切換到所有的生產環境,并定期對上線系統相關日志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和總結。
該架構實現自動化運維的功能,具備操作系統、中間件和數據庫等日志分析、對架構所有微服務進行業務監控和實時告警?;A配置有配置管理數據庫CMDB的功能。
項目開發團隊成員通過本數據治理架構的規范和流程,完成一個從開發、測試和運維的一個完整的服務流程,利用kubernetes的微服務數據治理架構從開發、測試和部署,提高了項目開發和運維的整體效率。從電網相關業務場景數據開始,對相關的數據進行質量稽核、標準化治理等。最終達成的五個數據目標:支撐業務、安全保障、決策支持、滿足監管和可持續發展。
本發明引入kubernetes的微服務數據治理架構,核心業務可以單獨抽取出來,作為獨立的服務對外服務,服務模塊持續獨立部署,減少版本交付周期,數據庫按服務分庫分表,系統間交互使用輕量級的REST協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匯通國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匯通國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641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