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密度聚類分析的變電站設備圖像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64013.4 | 申請日: | 2020-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319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蘇琨;田二勝;張正文;陳杰;馬慧卓;程宇航;蘇陽;張新陽;馬志鵬;滕文濤;張桂紅;李衛東;蘇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河北雄安許繼電科綜合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34;G06K9/46;G06K9/62;G06T7/00;G06T5/30;G06T7/136;G06T7/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朱曉娟 |
| 地址: | 071699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密度 聚類分析 變電站 設備 圖像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密度聚類分析的變電站設備圖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構建基于改進分水嶺的設備圖像分割模型,實現包含復雜情景的現場圖像中各設備的分割獨立;
(2)構建基于灰度共生矩陣的設備圖像特征提取模型,提取灰度圖像的亮度分布情況及紋理特征;
(3)采用基于密度聚類的算法求解所建立模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聚類分析的變電站設備圖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的基于改進分水嶺的設備圖像分割模型具體為:首先利用閾值分割法對圖像進行預處理,再使用形態學處理方法消除圖像中的空洞與細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密度聚類分析的變電站設備圖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閾值分割法對圖像進行預處理具體為:
利用圖像的灰度直方圖,計算統計意義上的最佳閾值,得到二值化圖像:
式中,μ1、μ2分別為分割后的兩個像素集合的灰度平均值,t為初始閾值,ni是灰度值為i的像素總數,L為整幅圖像的灰度級;
令則類間方差σ2(t)表示為:
最大類間方差即為分割閾值,利用分水嶺算法對原圖中的每個極小值點進行標記,當某個極小值到分水嶺的距離小于設定的閾值時,該極小值對應的標記將被消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密度聚類分析的變電站設備圖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形態學處理方法消除圖像中細小的空洞與細紋具體為:
用腐蝕運算來消除或減弱物體的邊界點,表述為:
式中,E為經過腐蝕運算產生的圖像,A為平面上要處理的目標區域,S(x,y)為平面坐標上的結構元素所表示的區域;
采用膨脹運算來擴展或增強物體的邊界點,表述為:
式中,D為經過膨脹運算產生的圖像;
同時利用腐蝕運算和膨脹運算來處理物體的邊界點,利用開運算和閉運算對原圖像進行處理,開運算與閉運算是腐蝕與膨脹的結合,開運算對原圖像進行先腐蝕后膨脹操作,在劃分區域時,對物體的邊界進行平滑處理,并且消除小的孤立點,閉運算對原圖像進行先膨脹后腐蝕操作,填補物體內部出現的空洞,連接相鄰的區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聚類分析的變電站設備圖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的基于灰度共生矩陣的設備圖像特征提取模型中,所述灰度共生矩陣的計算過程是:點A(x,y)為N階灰度圖像中的任一點,經過位置偏移算子δ(Δx,Δy)的偏移后得到點B(x+Δx,y+Δy),其中點A和點B的亮度值分別為g1和g2,則A、B兩點的聯合亮度(g1,g2),在所有每個可能取值的概率P(g1,g2)所組成的N×N矩陣即為該灰度圖像的灰度共生矩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密度聚類分析的變電站設備圖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幾個基于灰度共生矩陣的統計量來描述圖像的紋理特征:角二階矩、慣性矩、相關性、熵以及逆差距。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聚類分析的變電站設備圖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所述的基于密度聚類的算法的求解方法進一步包括步驟:
1)根據密度估計函數計算數據集中所有點的密度;
2)根據設定閾值,判斷密度吸引點;
3)從數據集中選取一個點,判斷是否為密度吸引點,是,則進行步驟5);否,則進行步驟4);
4)搜索該點所聚類的密度吸引點;
5)判斷是否所有點都被處理,否,則進行步驟3);是,則停止計算,輸出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河北雄安許繼電科綜合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河北雄安許繼電科綜合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6401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