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跨區域支付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61330.0 | 申請日: | 2020-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36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廷溫;宋學夫;肖漢松;沈凌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20/38 | 分類號: | G06Q20/38;G06Q20/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周嗣勇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跨區 支付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跨區域支付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區塊鏈中存儲了用戶在第一區域的業務服務端開通的第一用戶賬戶與在第二區域的業務服務端開通的第二用戶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應用于接入區塊鏈的與第一區域對應的客戶端,包括:響應于用戶的支付操作,查詢區塊鏈中存儲的對應關系,確定與用戶在第一區域的業務服務端中開通的第一用戶賬戶對應的第二用戶賬戶;調用第二用戶賬戶所屬的第二區域對應的業務服務端中的圖形編碼生成規則,生成與用戶的支付信息對應的圖形編碼;通過預設的支付界面對圖形編碼進行輸出顯示,以使第二區域的支付受理終端對圖形編碼進行掃描,獲取用戶的支付信息,并基于獲取到的支付信息完成支付結算。
技術領域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跨區域支付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區塊鏈技術,也被稱之為分布式賬本技術,是一種由若干臺計算設備共同參與“記賬”,共同維護一份完整的分布式數據庫的新興技術。由于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公開透明、每臺計算設備可以參與數據庫記錄、并且各計算設備之間可以快速的進行數據同步的特性,使得區塊鏈技術已在眾多的領域中廣泛的進行應用。
發明內容
本說明書提出一種跨區域支付方法;其中,跨區域支付系統包括區塊鏈,接入所述區塊鏈的與第一區域對應的客戶端,以及接入所述區塊鏈的與第二區域對應的業務服務端;所述區塊鏈中存儲了用戶在所述第一區域的業務服務端開通的第一用戶賬戶與在所述第二區域的業務服務端開通的第二用戶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所述方法應用于所述客戶端,包括:
響應于用戶的支付操作,查詢所述區塊鏈中存儲的所述對應關系,確定與用戶在所述第一區域的業務服務端中開通的第一用戶賬戶對應的第二用戶賬戶;
確定所述第二用戶賬戶所屬的第二區域,并調用所述第二區域對應的業務服務端中的圖形編碼生成規則,生成與所述用戶的支付信息對應的圖形編碼;
獲取生成的圖形編碼,并通過預設的支付界面對所述圖形編碼進行輸出顯示,以使所述第二區域的支付受理終端對所述圖形編碼進行掃描,獲取所述用戶的支付信息,并基于獲取到的支付信息完成支付結算。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響應于用戶的授權操作,獲取所述用戶在所述第一區域的業務服務端中開通的第一用戶賬戶,并基于所述第一用戶賬戶構建授權交易;
向所述區塊鏈中的節點設備發送所述授權交易,以由所述區塊鏈中的節點設備對所述授權交易進行共識處理,在所述授權交易共識通過之后,基于所述第一用戶賬戶在所述第二區域的業務服務端中開通第二用戶賬戶,并將所述第一用戶賬戶與所述第二用戶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存儲至所述區塊鏈。
可選地,所述區塊鏈中部署了包括指示所述第二區域對應的業務服務端中的圖形編碼生成規則的合約代碼的智能合約;
所述調用所述第二區域對應的業務服務端中的圖形編碼生成規則,生成與所述用戶的支付信息對應的圖形編碼,包括:
構建用于調用所述智能合約的合約調用交易,并將所述合約調用交易發送給所述區塊鏈中的其它節點設備,以對所述合約調用交易進行共識處理,并在所述合約調用交易共識通過之后,執行所述智能合約的合約代碼,基于所述第二區域對應的業務服務端中的圖形編碼生成規則,生成與所述用戶的支付信息對應的圖形編碼。
可選地,所述客戶端中部署了包括指示所述第二區域對應的業務服務端中的圖形編碼生成規則的代碼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
所述調用所述第二區域對應的業務服務端中的圖形編碼生成規則,生成與所述用戶的支付信息對應的圖形編碼,包括:
調用所述SDK,基于所述第二區域對應的業務服務端中的圖形編碼生成規則,生成與所述用戶的支付信息對應的圖形編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613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