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鵝掌楸屬林木種苗培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60809.2 | 申請日: | 2020-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52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吳照祥;歐陽承智;肖平江;王俊泊;余發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安福縣武功山林場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C21/00;A01B79/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大媛 |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鵝掌 林木 種苗 培育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鵝掌楸屬林木種苗培育方法。本發明提供的鵝掌楸屬林木種苗培育方法,直接利用林地資源,通過間伐、修枝和施肥增加母樹養分供應和光合作用,提升種子質量;然后林下土壤的翻耕將鵝掌楸屬樹種落葉混入土壤,保持土壤的疏松和透氣性,促進種子發芽;再者通過撒施農用保水劑和礱糠灰,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透氣性,減少灌溉的成本;最后通過噴施葉面肥促進種苗生長和壯根的目標,增加移栽成活率。本發明提供的鵝掌楸屬林木種苗培育方法不僅出苗量高,而且簡單易行、節約土地、技術難度低、便于推廣,對于鵝掌楸屬樹種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以及其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鵝掌楸屬林木種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鵝掌楸屬為木蘭科樹種,該樹種為第三紀孑遺物種,是一個較為古老的樹種,已被列為國家二級珍稀瀕危保護樹種。鵝掌楸屬作為地球上殘存并處于瀕危的雙種屬,被認為是被子植物中的原始類群,除了用于雜交育種外,還對研究有花植物的起源、分布和系統發育具有重要價值。另外,鵝掌楸屬樹種葉形奇特美觀,是公園、城鎮綠化中的珍貴觀賞樹種,亦可作庭陰樹和行道樹,其木材供建筑、家具、細木工等用材,樹皮可入藥,鵝掌楸屬樹種越來越多的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科研機構以及地方企業的關注。因此,不論是鵝掌楸屬樹種遺傳資源的保護,還是其林業經濟的發展都對林木種苗的培育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目前鵝掌楸屬樹種林木種苗的培育主要包括種子繁育和枝條扦插兩個途徑,但是受制于樹種本身的生理、遺傳等方面的特性,這兩個種苗培育途徑都表現出較大的弊端。鵝掌楸屬樹種具翅種子的有胚率僅為1%至3%,有胚并不能保證能正常發芽,所以其發芽率極低;另外,現有技術均是人工采種,由于鵝掌楸屬樹種屬于高大喬木,聚合果多位于中下部,而中下部枝條的養分供應和陽光照射均不足,導致聚合果中種子發育不良,且聚合果中種子的成熟時間不一致,導致鵝掌楸屬樹種出苗率非常低。利用枝條扦插進行無性繁殖是林木上較為常見的種苗培育方法,但是鵝掌楸屬樹種不管是硬枝扦插還是嫩枝扦插都表現出不易生根、生根時間長、生根少、移栽困難等諸多問題。另外,利用枝條扦插進行種苗培育對培育設施、管理技術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將大大增加林木種苗培育的成本。簡單易行、技術難度低以及數量有保證的種苗培育技術的開發將極大的推進鵝掌楸屬樹種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以及其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鵝掌楸屬林木種苗培育方法。本發明提供的鵝掌楸屬林木種苗培育方法不僅出苗量高,而且簡單易行、節約土地、技術難度低、便于推廣,對于鵝掌楸屬樹種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以及其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鵝掌楸屬林木種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選擇成熟的緩坡人工林;
對所述緩坡人工林進行林地間伐和修枝,將林木郁閉度控制在50%~70%之間,將剩余樹木3m以下的枝丫進行修剪;
在春季新枝萌發前,沿林地行間開溝施肥;
當80%以上的種子散落后,對林地進行深翻;
施加保水劑和礱糠灰;
進行苗期除草和葉面施肥,形成壯苗;
形成壯苗后,挖取裸根苗進行移栽,得到種苗。
優選的,所述成熟的緩坡人工林的樹齡為15~30年,所述緩坡的坡度為5~15°。
優選的,所述開溝的深度為25~35cm,所述施肥的肥料包括硫酸鉀型復合肥,所述硫酸鉀型復合肥的施用量為30~50kg/畝。
優選的,所述深翻的深度為30~5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安??h武功山林場,未經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安??h武功山林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608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